不能坐视进口粮食攻陷富裕阶层
在北京、上海两地销售的“越光”牌日本大米,十多年前曾被河南省原阳县农科所引种过,终因其“有毛病”而被淘汰,原阳县本地产的大米“*金晴”无论从产量、管理容易度,还是从品质上,都超过“越光”大米。“*金晴”大米也出口国外,但价格每公斤仅4元,而由中粮集团进口的“越光”成本价约为34.81元/公斤(4.58美元),零售价每公斤卖到了99元的“天价”(见8月2日《河南商报》)。有国内农业专家亲身试种体验,所谓“越光”大米的品质超群之说不攻自破,但是,中国的“*金晴”在与日本的“越光”价格PK中彻底败下阵来却是真真切切的。“越光”的天价,与负责进口销售的中粮集团走价格暴涨的包装路线,以远高于进口成本价的价格,试图在中国消费者中树立日本天价大米的高贵门第不无关系。那么,为什么中粮集团乐于用“天价”包装日本大米呢?因为它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沿海发达城市的富裕阶层。从“天价”大米的销售火爆也印证了电影《大腕》中的经典台词的普适性:什么叫成功人士?就是只买最贵不买最好!中粮集团不过是抓住了高端消费者的“畸形”心理,顺势而为了一把。问题是,既然客观存在这样一个富裕阶层的高端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利润丰厚,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也顺势而为呢?高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