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http://www.znlvye.com/l上一节我为您说明了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情况。可以说,海德格尔并非改变了自己直面并赢得真我的初衷。而是他认为既然明确了“此在”是通向真我的基础之后,开始立足“此在”展开对真我的探索。就是说,思想立足点不再是《存在与时间》中还在研究“此在”的立足点了。于是乎,表达陈述的话语方式,当然就转向改变了。
l而且一开始,他就认为尽管“存在”不同于“存在者”,但是“存在”是不能独立于“存在者”之外的。所以这种悖论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反对传统的西方理性逻辑,倡导一种被命名为“非理性”的新型的思想路线。探寻非理性,是探寻真理悖论面貌不得已的办法。但是这个苦衷,没有被人们意识到,而且二战后他发现,还冒出来个萨特混淆视听。所以海德格尔二战后,特别重视完整表达他思想的全面特色。
l这一次,就来为您浓缩《路标》中代表海德格尔二战结束后思想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全面传递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要点。对此,我想聊两个话题,第一,聊聊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两篇论文所共同表达的存在学立场,这种立场所强调的,是一种“在场”的转向;第二,“在场”的转向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是依据存在学的“人道主义”进行陈述的。
l话题一:在场的转向和领悟
l下面,就来聊第一个话题,聊聊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两篇论文所共同表达的存在学立场,这种立场所强调的,是一种“在场”的转向。
l《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撰写于年,正式在年发表。这篇论文对西方哲学界的影响,特别巨大。因为学术界认为,海德格尔从《论真理的本质》开始发生的思想转向,在这篇论文中,标志着彻底成熟。
l海德格尔喜欢在自己的老论文页眉边脚的空白地方,写一些注解,帮助自己反思。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边注中他写过,这封书信中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一时兴起。事实上,这是他对自己年以来的思想总结。
l在年,海德格尔发表过演讲《艺术作品的本源》,引发轰动。于是第二年他又重新做了一次演讲,并且发表演讲《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这两篇演讲稿和后来年期间的四篇论文,被编订为论文集《林中路》。这部著作,堪称是海德格尔思想转向后思路发展的记录。而年的这篇《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当然就是对个人思想探索的总结了。所以,这部论文中的思想含量,特别丰富。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