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一起纵览当代哲学的四大潮流。
如何才能大致了解哲学的现状,哲学与其他大多数理论学科不同,因为人们对哲学究竟是什么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方面,它也许更接近于艺术而非科学,这是一个分歧严重的传统。
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是否应该谈论众多的传统,而摒弃一种贯穿所有传统的统一特征的想法呢?
也许只有思考而没有哲学?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采用了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把现存的众多哲学传统,描述为我们星球上的不同区域。对当代哲学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描述性地理学"。
这一隐喻背后的理由是,哲学的划分与地球上国家和大陆的划分是重叠的。
例如,无论你是在东亚还是在欧洲大陆,哲学的含义并不相同。因此,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哲学必须包括地理哲学这一子领域的观点。
阿兰-巴迪欧眼中的哲学区域
1.诠释学
那么,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描述哲学景观是怎样的呢?
阿兰-巴迪欧认为,当代哲学有三大区域。首先是诠释学区域,主要是在德国境内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思想家是马丁-海德格尔和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诠释学区的决定性思想是,必须把现实视为一种需要解释的奥秘。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的真正含义已被遗忘。真理并不像老生常谈的那样,是抽象思维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相反,它是现实的内在过程,即通过解释行为揭开存在的神秘面纱。
我们对真理的直观认识是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在这种原始的、更深层次的真理观的背景下才有可能实现。
2.分析哲学
哲学的第二个领域是分析领域。在其鼎盛时期,分析区域被奥地利的现实区域所包围。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其创始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出生地。
维也纳也是维特根斯坦最早的追随者,"维也纳圈"成员聚会讨论其大师思想的地方。
分析学派的主要思想是将任何哲学理论视为一组命题,可以用逻辑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因此而得名。
逻辑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明确的规则,以确定一个命题何时被正确地构造并从另一个命题正确地推导出来。
如果一个命题的构造不正确,它就没有意义。
维也纳圈子的成员在结束分析时宣布,哲学史上提出的大多数命题都不符合作为命题的逻辑标准。因此,它们根本没有意义。
3.后现代主义
有一个后现代区域,其实际物理区域与法国相对应。与后现代哲学相关的重要人物有雅克-德里达、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让-鲍德里亚。
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当代哲学之前的现代主义哲学理想的怀疑。
例如,这些理想是历史、进步、科学和革命政治。
后现代主义将与任何能够为我们当下的,历史时刻传递方向感的总体愿景相抗衡。
正如利奥塔所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总括性的宏大叙事。思想、实践、事件多种多样,但没有一个整体将所有这些联系在一起。
地理隐喻的局限性
正如阿兰-巴迪欧欣然承认的那样,哲学由不同地区组成的观点有其局限性。
当代哲学中存在的不同传统不能直接理解为一个地球的不同部分。
这个比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每个地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片面观点重新定义地球。
生活在诠释学区域内的哲学家,不会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区域。
相反,诠释学将传递哲学的真谛。在海德格尔看来,真正的哲学必须在存在的原初揭示中思考存在。
在他看来,分析哲学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