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导演请指教韩雪啥都想表达,结果主题很 [复制链接]

1#

《导演请指教》在第三阶段的导演作品竞演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其中德格娜、王文也、吴镇宇、钱宁黄这四位导演都已经过了院线和节目现场的考验了。目前四人的综合积分分别是:钱宁黄98.8分;德格娜96.3分;王文也94.5分;吴镇宇90.1分。再加上本期的王一淳97.4分;韩雪96.3分。显然,钱宁黄是一匹很低调的黑马,当初差点被节目规则给彻底淘汰掉,最后又是节目的补充规则挽救了这位优秀的青年导演。

《导演请指教》海报

本周依然播出两期节目,上一期展映的作品分别是钱宁黄和吴镇宇的作品。讲真,我也和大家一样,更加喜欢看钱宁黄的作品《人人都爱查尔斯》,比如它涉及到目前的尖端科学脑机接口,而且故事也讲得很顺畅,情节逻辑、画面语言都很合规合矩,显然这比他第一次展示的作品要强得太多了。同时,这个作品也让人们想起了网瘾、毒瘾等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泛滥成灾。最起码小编是比较感同身受的。

六位导演作品得分

不论是网瘾,还是毒瘾,抑或是直播刷钱瘾,都使很多受害者失去廉耻与人性,就像剧中的马伯骞一样,一再地发誓并且一再打脸。而吴镇那个作品《阿英》也是一个在意义表达上很典型的作品。作品中的阿尔兹海默症,但在很多观众看来,特别是那些中年人看来,真正走进了他们的身边甚至内心。而那些病人的家属也始终在吴镇宇那种既爱又恨的情绪之间来回让渡与徘徊,最终依然割舍不断。

导演钱宁黄

而在节目下一期所播出的两个作品中,我则更加喜欢王一淳的《日出之前》。应该说在节目的下半场作品的确在上演装X打脸的精彩戏码。本来,王一淳一再强调自己所鞭笞的是人性中的恶趣味,这种恶趣味就像私拆他人信件或乱传闲话一样普通而令人讨厌。可是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把该剧往推理片最后揭密上靠拢呢?一般的影视作品都喜欢把自己的意义向更高深和多义性上努力。

导演吴镇宇

甚至每一个作品都表达出两、三层以上的含义,而王一淳《日出之前》则反其道而行之,对影视作品的意义意义架构进行刻意的拆解与粉碎,最终对作品的意义进行扁平化、抽取式地表达和释放。也就是说这个作品意义就是它表层上所显示的意义,你根本用不着赋予更多它所不具备的能量与信息。更没必要往推理上瞎联系。简而言之,与其他的影视作品相反,《日出之前》只表达出我们所看到的含义,没有其他意义,不要乱赋予其他意义。

导演王一淳

到现在,观众们已经看过韩雪三个作品了,而她表现也是一个过山车的曲线形态,第一个作品很烂;第二个作品惊艳;第三个作品跟第一个作品一样烂。以至于我都开始怀疑第二个作品不是韩雪的原创了。在看完这个《撑伞人》之后,我突然想到小学时,老师经常骂我们这些瞎写连笔字的同学:还没学会走呢,就开始跑上了。其实,这句话用给韩雪在这个作品里的表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导演韩雪

我知道她是想在《撑伞人》里呈现多层主题与含义,甚至啥都想表达。所以她便在人物设置上、情境设置上刻意制造模糊甚至取消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似乎在她看来,只有如此才能表现自己的高人一等,此时韩雪又把《半镜》里所用过的手法拿到这里来了,并且比在《半镜》里使用得还要过分,以至于好多观众都没看出两个演员所演绎的竟是一个角色及两重性格。其实,这就有些炫技和装X的嫌疑了。

大众鉴影官李诚儒

换句话说,韩雪因为炫技而妨碍了作品对于主题含义的表达。难怪李诚儒当时也没看出来那两个人竟然是一个角色。这就证明韩雪在炫技上玩得有些过了。这就像小学生炫技写草书一样,没学会走呢,就开始跑上了。当大家对你的作品进行猜测或研究时,你的作品在表达与沟通上就已经失败了。与韩雪相反,王一淳的戏剧表达与意义呈现就顺畅得太多了,而且在镜头行文上,王一淳也比韩雪要流畅得多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