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应急人记最履职的基层安全监管 [复制链接]

1#

敖良忠

男,藏族,中共党员,年4月出生,现任德格县安办主任、德格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在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减灾、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排险除患一线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以“信念坚定、忠诚担当、纪律严明、竭诚为民”践行初心和使命。

防汛抗洪的“勇士”

年7月,德格县进入汛期,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造成德格县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全县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发生灾害,特别县城茶马上街公安局、菜市场、建筑工地、新车站、学校多地河水倒灌,河水漫入区,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4日清晨,敖良忠同志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迅速启动局内部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成立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隐患排查组、群众安置组等工作小组,第一时间投入应急抢险救援,他冲锋在前,采取围岩挡水、沙袋围堵等形式,加固河堤、排危除险。同时,指导各乡镇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加大预警监测,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军民协作、广大干部、党员突击队等专群结合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河水倒灌漫入街区得到有效控制,群众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全力确保国道、省道、乡、村道路畅通,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然而在扛沙袋的过程中,路面被水淹没,部分下水道井盖被冲走,他两次跌倒在河水中,腰部和腿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擦伤,双脚也因为被水浸泡肿到了脱不了鞋。可是他仍然在坚持,14日晚,降雨依然持续,他带领应急“守夜人”们严防死守,排查河道各处安全隐患,持续监测河水情况,进一步加大预警预报工作,用自己的“不眠”换取百姓的“安眠”。

安全监管的“护士”

安全生产作为应急管理的“基本盘”,他在安全监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工作中他常教导下属:“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他始终积极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时刻充电,撑握安全监管知识,提高监管能力;同时,注重经验交流,采用“跳出德格看德格”的学习方式,利用工作之余到邻县兄弟单位取经,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他说:“我们就是安全生产的“宣传员”,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要把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年以来,紧紧围绕“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这个主题,因地制宜,制作具有民族特色且通俗易懂的宣传片、宣传册、宣传品等,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安全生产咨询日,广泛开展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每年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在重要街道社区、公众聚集场所、机关、学校、村组及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用制度抓落实,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抓手,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排危除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他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入全县23个乡镇、57座寺庙、3个尼姑安置点、8个闭关点,处地质灾害隐患点、81处防汛危险区域、所有建筑施工场地、13座加油站进行摸排走访,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可控。

经常有朋友调侃:“你都这岁数了,还这么认真,不累吗?慢慢等退休好了”,每当这时候他都严肃的说:“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万家灯火”的“守夜人”,要有责任有担当,因为他深知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责任重大。

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战士”

自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以来,敖良忠同志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整办公室主任和森防指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他始终秉持守护家乡“寸土寸绿”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守护善地。

一年来,他持续深入23个乡(镇),走村入户,将防火意识和知识普及到边远牧区一线。年5月到至今,敖良忠同志先后深入乡镇村组31次,足迹遍布德格县23个乡镇、个村组、余户农牧民群众家庭,组织召开群众宣讲大会24场次,受教育农牧民群众余人。

年4月24日,岳巴乡发生森林雷击火灾,正在龚垭镇下乡的敖良忠同志接到电话后,在危急关头,“第一时间”赶赴火场,连续奋战4个日夜,96个小时,积极投身火灾扑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急疏散转移周边群众、调拨应急物质、统筹协调火灾扑救,为火灾科学补救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以最小的损失成功扑救森林火灾。

敖良忠同志完美诠释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和纪律部队、作战机器应急人的铁肩担责。用最实际的行动践行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各种风险挑战叠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艰巨繁重

我们呼唤和渴望

“最美应急人”

需要应急“守夜人”的铁肩担责、无私奉献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来源/州应急管理局

编辑/马俪伲

责编/宋雪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