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中这一“开端之思”与“真理之诗”的“拯救之路”是否可行,学术界众说纷纭。一些学者根据“诗意救赎”就判定海德格尔是“技术悲观主义”或“技术崇拜主义”立场,这是有失偏颇的。海德格尔的技术与艺术思想在《存在与时间》《哲学论稿》《技术的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诗人何为?》《林中路》等作品中均有涉及,立足于这些原始文本,有助于我们在“存在之思”的“敞开域”中更本真地把握“技术之思”的深意,以及海德格尔对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担忧与操劳。其中,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对技术的“集置”危机进行了揭示,并对技术的工具性和技术中立原则进行了批驳,也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本文对海德格尔的“技术危机”与“艺术救赎”进行思考,试图回答艺术对技术的“诗意救赎”在海德格尔这里是如何得以可能的,并展现他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审视。
技术的“集置”危机。现代技术被我们看作解放双手或提高生产力的高效工具,这是对技术的一般性工具规定。海德格尔不认同此规定,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Revealing)方式,技术是在解蔽和无蔽(Unconcealment)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海德格尔主要从词源学视角对技术始源内涵进行追溯,在古希腊语原义中,技术乃是一种原始的“引发”(Tooccasion)或“产出”(Bringing-forth)方式,即从无到有、从遮蔽到显现的出场过程。海德格尔主张“技术”的“呈现”与“被给予”是一种如其自身般自然而然的本真过程,技术家与艺术家是顺着自然之力产出技术作品的,并不是提前预定好了场所来等待着技术的到来,技术的出现就如同真理显现的过程。
现代技术危机是海德格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