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年(年),辽东女真各部打了起来。叶赫、乌拉等九部联手围攻建州,结果九部大败亏输,被努尔哈赤修理了一顿。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做了三年俘虏,不敢再跟努尔哈赤作对。
又过几年,努尔哈赤出兵消灭了哈达部。布占泰吓坏了,亲自将已故兄长满泰的女儿阿巴亥送到建州,嫁给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后来布占泰又娶了努尔哈赤的一个女儿)。
乌拉那拉·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个大妃、被追封的孝烈武皇后。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她才12岁,努尔哈赤已经40多岁了。
实际上,努尔哈赤娶的十几个嫔妃,基本上都是部落联姻。大福晋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死后,阿巴亥成为大福晋,那时她才14岁。
荣宠二十多年
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十多年,还生了儿子皇太极,并没有得到专宠。阿巴亥就不一样了,在努尔哈赤身边两年就“转正”,且受到非同一般的宠爱。努尔哈赤对她格外痴迷,持续20多年,至死不渝。
史料记载,阿巴亥“饶丰姿,有机变”。客观而言,阿巴亥幼年丧父,又被叔叔做主嫁给努尔哈赤,成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但阿巴亥很有头脑,以美貌和聪敏征服努尔哈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地位尊荣。
当然,阿巴亥能够长保荣宠,光靠美貌和聪慧也不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生的儿子多,先后给努尔哈赤生下了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后来多尔衮还当了摄政王,大权独揽。
晚年得子的努尔哈赤很开心,而且这三个儿子都是爱妃所生,肯定视若珍宝。于是,努尔哈赤就让三个没有军功的孩子分别掌管八旗军队中的三旗。这引起了部落里强烈的不满情绪,按照惯例,只有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将才有资格当旗主。
努尔哈赤在世时,这种事谁不高兴也没用。但这也给阿巴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祸根。
徇葬
《清史稿》记载,“天命十一年七月,太祖有疾……庚戌,舟次叆鸡堡,上崩。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同殉者,二庶妃。”
后金天命十一年就是明朝天启六年(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大炮击伤后不治身亡。他死的第二天,才37岁的大妃阿巴亥殉葬了,还有两个嫔妃一起殉葬。活人殉葬当然不是自愿的,《清史稿》对此语焉不详,留下了疑点。
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阿巴亥颇有心机,且嫉妒心很强,引起了努尔哈赤的警惕。努尔哈赤担心自己死后阿巴亥作乱,留下遗言说“俟吾终,必令殉之。”
于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等诸王逼阿巴亥自尽,阿巴亥无奈,哭着对诸王说:我的两个幼子多尔衮、多铎就拜托给你们了。然后自尽而亡。
按照这个记载,是努尔哈赤早就打算让阿巴亥陪葬。但《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里这段内容是皇太极本人审阅编定的,有人认为,很可能是皇太极要除掉阿巴亥,篡改了实录。因为皇太极接班后,觉得阿巴亥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
野史里的阿巴亥
阿巴亥被殉葬是确定无疑的,疑点在于,这是否出于努尔哈赤的遗命。如果真是努尔哈赤的意思,也许是他死后还想要阿巴亥陪着。
野史里记载,努尔哈赤和阿巴亥之间有过裂痕。
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揭发了大福晋阿巴亥的一桩“绯闻”,大福晋经常亲自做饭菜给大贝勒代善和八贝勒皇太极送去,每次代善都吃了,皇太极却不吃;而且大福晋和代善暧昧不清,还几次深夜出宫,不知干什么去了。
按女真习俗,儿子可以娶父亲留下的妻妾。据说努尔哈赤也打算自己死后,将阿巴亥和她的三个儿子托付给代善。问题是,当时努尔哈赤还好好的,阿巴亥就与代善搞在一起,努尔哈赤怎能不生气。于是阿巴亥差点被处死,失去了大福晋之位,一年后才恢复。
发生这种事,不仅影响了代善的继承人资格,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结语:除了和代善的“绯闻”,阿巴亥还被告发私藏金银财物,也受到处罚。但是据《清史稿》记载的后妃列传,“继妃富察氏……天命五年,妃得罪,死。子二:莽古尔泰、德格类。”那么,“绯闻”风波和私藏财物的主角应该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富察氏,而不是阿巴亥。
这也让很多历史学者莫衷一是。
参考文献:《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