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引言
众所周知,经济困难国家也急需金融支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在经济危机中,私人融资下降的速度通常比任何经济体所能承受得还快,导致经济崩溃达到不必要的严重程度并且社会成本高企。在缺乏灵活的汇率调整的情况下,为陷入危机中的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就变得越发重要。
在欧元区,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是由欧洲中央银行来履行的。确实,新设立的欧洲稳定机制,与提供资金(以及智力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为陷入经济危机的欧元区国家提供了最后支撑。但是,欧元区成员国,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市场恐慌最严重的时期最为需要的任务是保障其政府和银行的融资市场具有流动性。但它们却欠缺英国和美国所拥有的秘密武器:一个积极提供支持的中央银行。的确,正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保罗·德格罗韦令人信服地论证的那样,在欧债危机中政府失去了融资能力,是因为欧洲中央银行未能充分保障其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而在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承担起了这一职责。
脆弱国家和脆弱银行相伴而生,就像两个醉汉相互扶持,其主要原因正是市场普遍认为欧洲中央银行容忍国债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危机会演变成主权债务的违约。政府在借债时并不会提供相应的抵押品,因此国债市场是自反馈的:人们借钱给政府的意愿取决于他们认为其他人是否愿意借钱给政府,今天如此,未来也仍将是这样。这样一个市场有可能出现自我实现的挤兑,因而需要一个有信誉的国债最终购买人中央银行。英国就有这样一个中央银行。
而欧元区国家则没有,等于它们在以准外币融资。我们应该注意到,假如欧洲中央银行能够成功稳定国债市场,它也将同时自动地稳定银行体系,因为对银行资不抵债的担心源于对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资本金来保障欧洲银行体系能够承受重要国家主权债务违约的冲击。认为主权国家可以为自身的违约提供保障的想法是荒谬的。正是因为让一个运转正常的欧元区爆发由流动性不足引发的债务违约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更应该在源头上消灭这种可能性。欧洲中央银行有能力避免困难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也最终采取了行动,这就是年夏天推出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该计划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大大缓解了两个关键的脆弱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融资压力。可惜,欧洲中央银行没有早早这么做。
不过,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有可能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在该计划中,欧洲中央银行承诺提供不限额度但附加条件的支持,这是内部自反的,我们可以很容易料想到在某些情形下,欧洲中央银行将因为某国的政治领导人拒绝接受附加条件,从而不能为某国国债市场提供支持。不幸的是,这种冲突只会在最严重的危机中才有可能发生。人们只能希望局势不会发展到这步田地。
但是,这是有可能的。为困难国家提供的金融支持不能过于慷慨以至于消除经济调整的压力,而是应该只保证这些国家获得进行经济调整的必要时间。尽管欧洲中央银行进行了干预,但脆弱国家的国债和信贷市场面临的压力仍旧较大,以至于可能不能保证这些国家获得经济调整的必要时间,正如这些国家经常账户的大幅变动、疲软的经济和高企的失业率所显示的那样。比这更糟的情况既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也是实际上不需要的。
债务重组
经济调整、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是欧洲经济步入正轨的必由之路。这可以解决“流量”问题,即与收入流和支出流有关的问题,包括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存量”问题,也就是之前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债务积压。这些债务的利率越低,它们的问题也就越容易解决。不论如何,欧元区脆弱国家的公共部门债务都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下降到可控的水平。另外,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这些脆弱国家想要留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的财政政策空间,它们的公共债务水平就不能太高。
这些国家必须解决存量债务问题的一个更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是被锁定在一个货币联盟中的半主权国家,不能获得本国独立的中央银行的支持,它们的国债也因不被视作避险资产而没有稳固的需求。对某些国家比如希腊来说,可能有必要进行可信的一次性债务重组。这当然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对银行来说,在银行的资产方遭到债务重组冲击时,其负债方可能也要进行债务重组,就像爱尔兰和塞浦路斯的银行那样。长期以来,让纳税人为保护银行的债权人来买单这种不合情理的惯例终究是要改变的。除债务重组的核武器以外,另一种选择就是降低债务利率、延长债务期限。这需要债权国的支持,在操作方式上,或是债权国与债务国直接谈判,或者通过欧洲中央银行,或者二者兼有。
改革
让我们假设欧元区成功地通过必需的经济调整、金融支持和债务童组,使经济变得更加稳健了。那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这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货币联盟至少是可持续的呢?以下是欧元区必须做和一定不能做的。第一,欧元区必须建立一个像样的银行联盟。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脆弱国家没有能力为其银行提供像样的托底支持。这就是建立一个类似美国那样的银行业联盟至关重要的原因。这一联盟需要若干要件:建立对所有银行不分大小都统一适用的处置机制,让自救安排债务工具有序地承担损失。也正是因为做到这一点有困难,欧元区才更应该大幅提高银行的资本金要求。
因为,这些半主权国家需要能够自力更生的银行。这样一个银行联盟需要强有力的中央监管,特别是强力、宏观、审慎的监管,至少能尽力避免导致了这次危机的失控的信贷繁荣再次出现。在经过了长期的谈判后,欧元区各国终于在年3月达成协议,同意了这些条件。银行联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没有问题的避险资产,从而打破主权国家及其银行之间的恶性循环。仅仅依靠少数国家主要是德国的国债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德国试图降低其公共债务与经济总量比例的情况下。因此,必须发行充足的欧洲债券,由欧元区国家共同并且独立地来承担偿付责任。
作为整体,欧元区当然可以担保,比如说成员国GDP60%的额度(加起来也是欧元区整体GDP的60%)以内的欧洲债券,而将超过这一限额的欧洲债券交给成员国各自负责偿付。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欧洲债券市场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它将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债券市场,从而拥有非常好的流动性;相应地,融资成本会较低;它将为银行提供安全资产;它也将为欧洲中央银行提供理想的抵押品,从而使非常规货币政策(比如量化宽松政策)的执行变得容易。将相当一部分的现存债券转变为欧洲债券,能够大大减轻市场目前的焦虑和担心。
这也将使剩余债务的重组变得更加简单,因为这不会威胁到相当一部分存量债务的信用。第二,银行持有安全的欧洲债券可以大大降低剩余公共债务重组的难度,从而使“不救助条款”变得可信。不救助条款执行起来要比限制结构性(或者经周期性调整的)财政赤字简单明了得多。因为后者的概念在经济上难以明确定义,也很难确切度量和准确理解。但年3月签署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中的稳定、协调与治理条约》仍对比做了详尽的规定,要求各国政府的预算办字不能超过GDP的3%周时要求在国债与GDP之比低于60%的情况下,结构性(经周期性调剂)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1%,在国债与GDP之比高于60%的下则不能超过0.5%。这些规定要经由国内法律程序来执行。
但什么样的法律程序能够保障“结构性财政赤字”这样一个自身定义模根的经济概念呢?恰恰是因为只钉住实际发生的财政赤字在经济上并不合理,试图用法律对财政赤字进行严格界定就更不合适了。更重要的是,在一个货币联盟中,财政政策是成员国唯一剩下的稳定政策工具。不应该轻易放弃财政政策工具,而转向依靠主观裁量的关于结构性财政赤字的规定。欧元区需要放弃这一“纪律联盟”的做法,用更有效的不救助条款取而代之。第三,欧洲中央银行需要像所有现代中央银行一样,竭尽全力维护欧元区的经济稳定。显然,欧洲中央银行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结语
前面列出的银行和财政制度安排的变化是大有裨益的,但最终也许有必要改变相应的条款,以便在某些极特殊情况下赋予欧洲中央银行一定的自由余地,包括能够直接为政府提供融资。这一点在未来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但却没有效果时将变得显而易见。最后,上述各项建议显然是预设了欧元区成功建立了某种形式的财政联盟。这一财政联盟并不体现为平时的财政转移,而是体现在为银行联盟以及欧洲债券提供集体的托底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要将一部分成员国各自的财政职责转移到中央,甚至赋予中央财政某种程度的财政稳定政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