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c#/.net开发招聘微信群 http://www.kuaileshijie.com/lehuo/baike/20201113/573.html以下是旅行家+美食斗士木木
在北国秋天De美好体验
??
—————————————————
我是好看风景的分割线
不再感觉灼热的阳光,
一阵和煦的风,
早晚稍许感到的凉意,
田野间的稻子开始成熟,
天空开阔无比,
乌桕树的叶子是最先开始变*的,
空气中隐隐传来桂花的香味
……
感官所察觉的这一切都指明一件事,
上海入秋了。
豆瓣上写过篇日记,记录下那次的旅行,之后不断收到留言和私信询问路线或者攻略。这几天一直想起去年的此时,深陷要不要带羽绒服的纠结之中,收拾着行囊,准备迎接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自驾。说不清楚原因,大概是因为上海的秋意联想起这次的旅程,又或许是想作为比较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推荐给大家,所以写下了这篇推文。
你知道吗,
北国的秋天,
真的很动人。
年的国庆假期,拼上最后的天年假,凑了9天,和挚友带着她妈妈,临行前意外收获了一个好伙伴,来自深圳的“逮虾户”最后加入我们的队伍。
中国的秋景,自北向南,秋意逐至。除了被众人熟知的新疆、云南、四川、皖南等地,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的秋日风光,也是值得拥有姓名的。
从哈尔滨出发,一路深入大兴安岭腹地至中国最北的漠河县,转而向西穿越呼伦贝尔到达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小镇,最后再回到哈尔滨,全程将近公里。
落地哈尔滨机场与“逮虾户”汇合,顺利拿到提前租好的车:一台没有制冷功能、音响有问题的雪佛兰科鲁兹。好在我们四人对物质要求不高,这辆破破的小车成为陪伴了我们9天的好伙伴。
我们并没有在哈尔滨停留太久,今天的目标是直达加格达奇,大约公里。和国庆哪儿都人多车多的景象截然相反的是,全程高速,路况很好,没有堵车,没有大堆的游客,四人马不停蹄奔赴远方。
加格达奇
车子慢慢驶离城市,眼前的风景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土地,真正体会到东北的“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我们四个人,分别来自“南方”和“南方的南方”,看到这样的景色,别提有多激动了。
▲路过的服务区和加油站特别有西部片里的感觉,想起刺激战场的海岛地图了。
▲黑土地种着各类庄稼,再远一点就是金*的白桦林。
下午五点多,车行至五大连池时,正好是落日时分,我们稍作休整,给小车加满油。一定要注意的是,越往北开,遇到加油站就一定给车加满油,因为一路上可能遇不到加油站了。
年-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落日前天空的颜色真的美到移不开眼睛,没有高楼遮挡,与夕阳的对视变得很真挚。
原本计划晚上7点左右到达加格达奇,但还是晚了小时。美的事物,也伴随危险。夕阳就是如此。明明面对的是那么美好的渐变色天空,余晖把万物印染成一片金*,让人不自觉会陷入这温柔,等反应过来时,太阳不见了,光线暗淡了,随之即将进入的是漫长的黑夜。
被夕阳摆了一道。
七点后,行驶在一片漆黑的高速路上,没有路灯,没有村庄,只有车前大灯两道微弱的光芒,照射的还是地面。被恐惧和不安包围,手机导航也渐渐失去信号,气温骤降,小伙伴们不断地提醒驾驶座上的人“慢点开,安全第一”。
我一直无聊的看着窗外的漆黑,想着这环境,星空应该是绝妙的,隔着玻璃努力分辨窗外的夜空,天上一道乳白色亮带,以为是云飘过,但心里又期待是银河。摇下车窗盯着寒风,被头顶的景色惊艳到了。
银河横跨漫天的繁星,如同梦境一般。
当你老实的说出“加格达奇”四字时,那一定表示,你不是本地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叫它“加奇”。随便在网上查了查,附近有个北山公园可以登高俯瞰整个城市,于是我们开车去了。
公园不大,大致就是几座矮山相连,有一条上山的路,尽头是*事基地。遇到很多晨练的本地人,仔细询问了他们公园的至高点。
呼中
去往呼中路上的景色是这样的。
路过一处空旷地带,有一湾小河,几人商量决定靠边停,放小飞机玩。
我们就这样一头砸进了大兴安岭的深处,连绵的森林腹地,不同时期修建的铁道延伸其中,我们遇到的都没有栅栏,铁道已生锈,车可直接通行,我想大概是废弃的吧。
后来一路上渐渐了解到许多东北铁路历史,比如晚清时期充满屈辱修建的中东铁路,旅程结束后我查阅了大量文章和资料,也只是对其了解了大概。
又比如上世纪70年代,东北林业的崛起,大兴安岭,千里林海,万倾松涛,一长列的火车,满载着一根根垒起的木头,就这样通过铁路运到了全国各地,到了年,繁荣的林业时代基本结束,运输木材的铁路就这样荒废,目前还在运行的少之又少。
东三省近代以来,是非常抢眼的存在,从辉煌到没落。
我们一路上经过的一个个小镇,透着落寞的气息,我实在是喜欢又好奇,到底这里以前是怎样的繁荣。
到达呼中已是下午,整个小镇能订到的住宿,屈指可数,最有名的就是呼中酒店,入住后发现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好。小镇很萧条,横平竖直的街道,方正的楼宇,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在酒店点好晚餐后已是傍晚,决定到郊外的山上看夕阳。
静静坐在山顶的岩石上,诚挚地与今日告别,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一路上山也只遇到两三人,有对年轻的夫妻和我们在山顶相遇,丈夫告诉我们,这是他出生的地方,没过多久,他们举家搬至大城市了,婚后他特地带着妻子一起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和他的交流中同时也得知,大兴安岭有很多这样的小镇,都在逐渐没落,年轻人都去周边更大的城市工作,留下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不出二十年,这里也会变成空城。
荒芜的后山上竟有一条长凳。
远处的村落家家户户开始升火做饭,空气中泛起的烟雾罩着这些小房子。太阳渐渐落山,整个世界被渲染成一片金*。天空渐变的颜色真是太好看了。
回酒店吃好晚饭已过八点,头一晚在路上看到的让人流泪的星空,今天依旧上演,于是扛着相机、三脚架,把车开到远离灯光的郊外。
呼中镇号称市全国最冷小镇,年平均气温-4.3℃,历史最低气温达-53.℃,是我国气象记录的最低值,无霜期仅有80余天,每年-40℃的天气可达40多天。
呼中镇最标志性的代表是一支巨大的温度计,竖立在主干道路的环岛花坛中,实时记录着温度。我们路过时瞄了一眼,国庆期间晚上八点的气温已经是-6℃了,在这样的气温下拍星空,还真是不小的考验。
阿木尔今天迎接我们的依旧是晴朗好天气,早晨瓦蓝的天空,小镇开始慢慢苏醒,出发前依旧在加油站加满油。加油站的小房子被刷成明亮的*色,把天空映衬得更清澈了,细节处透着俄罗斯风情。途径阿木尔小镇,又称蓝莓小镇,但出产的野生浆果远不止蓝莓一种。8月份是蓝莓的采摘季节,可以亲自到蓝莓园采摘蓝莓。我们去时已经过了蓝莓盛产期,向一位当地阿姨打听,还能买着蓝莓,但得碰碰运气,阿姨又热心的带着我们到市场上寻觅。果然在市场入口处看到一筐蓝莓,还有一筐不知名的野生浆果。询问了下价格,80元一斤真的挺贵,贫穷的我留下泪水。小镇到处都是蓝莓元素,房子都被粉刷成蓝莓的颜色。可以看得出来为了吸引游客,当地*府还是很努力的打造这个蓝莓小镇的。我是非常喜欢逛市场的,无论去到哪个地方,我都会逛一逛当地的市场,城市里最鲜活的幸福感都在市场里。这真的是一个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地方,它是最勤奋的,摸黑早起,开始着热闹腾腾的一天,人声鼎沸,包罗万象。
离开阿木尔小镇时路经的一条路,风拂过,金*的树叶掉落,发出沙沙声。
漠河下午时分快到达漠河时,路变得不好走了,到处都在修路。大部分游客来到漠河一定要去的几个地方:北极村、黑龙江第一湾、乌苏里浅滩……我们一个都没去,这几个景点都是套票打包卖的,以“最北”为噱头,基本都属私人开发的景点,搭个瞭望台就收个50块钱。我依然觉得最好的风景都是在路上的。漫无目的地往最北开,路过一个水库,风景甚好。水库被我们几人承包,这里的风景仿佛油画一般的色调。从哈尔滨出发时,观远处山上的树木,叶子还没掉落,红*绿层层交叠,秋意浓浓,到了祖国最北端的漠河,这里已经是初冬的景象了。赶在天黑之前回漠河县,顺道儿去了北极星广场。▲漠河县的标志性建筑▲漠河县的主干道,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天黑后的小路,为晚上的拍星空踩点晚餐决定吃期待已久的锅包肉,挑了家东北菜馆,没想到人气超旺,进店后都没座位了,服务员问我们不介意的话和其他客人一起拼桌,于是和一对从北京自驾出发的中年夫妻一起就餐。中年夫妻谈吐得体,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聊天中得知他们是从北京出发经过赤峰、呼伦贝尔到达漠河,后面的行程是去加格达奇,正好行程和我们相反,热心的阿姨告诉我们哪几段路是土路,哪里风景好。阿姨给我们看手机里从内蒙过来的照片,是不同于大兴安岭的风景,草原、牛马、金帐汗,不禁对后面几天的行程更加期待了。▲看照片觉得还好,实物是锅包肉山呐,再次为东北菜鼓掌▲才不过8点,街上已经没人了,看着两边的建筑其实挺恐怖的入夜后的漠河真的冷,感觉手指头都要冻掉了,夜空中淡淡的银河才给了点安慰。满归即使被提前告知今天的路不好走,但真上路时,心里还是挺崩溃的,又再次一头扎入大兴安岭深处,手机无任何信号。
我太喜欢满归这个地方的名字了,多么意味深长,让人充满期待。
大兴安岭北段及中段有连续多年的冻土分布,冰缘地貌广布。往南属于中温带,中段有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冻土层根据季节而转变,道路起伏不平。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吃兽肉、穿兽皮,信奉“萨满”拜祭树神,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具,住在“撮罗子”中。年,鄂温克猎民从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畔奇乾乡搬迁到敖鲁古雅,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大兴安岭密林深处,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唯一的使鹿部落。事实上,对于鄂温克猎民,驯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是他们的吉祥物,也是他们的现实图腾,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他们关于民族的记忆。▲撮罗子,以前鄂温克族人居住的房屋途经一处鄂温克族的定居点,他们早从“撮罗子”里搬了出来,建了小木屋,屋外的一条长凳上铺着一张动物皮毛,毛色发亮,鄂温克族的大叔告诉我们,这是他们打到的猎物皮毛,一只傻狍子。驯鹿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可爱啦!超级温顺,面对慕名而来的陌生人,同样会温柔以待,有时,还会淘气的用鹿角表达自己的欢迎。根河傍晚时分到达根河,开启属于根河的烧烤之夜。
▲仿佛某种古老而神秘的仪式
▲作为吃货勇士、神农尝百草的我,点了烤蚕蛹肉类基本都是6元10串,而且味道超级好,性价比超高,本来想着买一点店家自家灌的肉肠带回上海,最后忘记了,现在每次想起来口水都要流下来。十月初的根河夜晚已经非常冷了,晚上八点开始供暖,大多数旅馆甚至还有地暖,走进去就超级暖和,南方人留下感动的泪水。早上在小镇上吃了早饭就启辰准备前往莫尔道嘎,趁着空隙时间逛了逛镇上的集市。我实在太喜欢逛这样的市场了,各种干货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地摆在小摊上,任由前来购买的市民挑选,装在蛇皮袋里,可爱极了。莫尔道嘎去往莫尔道嘎的路上天气还是很不错的。这是莫尔道嘎小镇上的一处公园,这个时候开始变天了,忽然一阵寒风席卷而来,直往脖子里灌风,冷的打哆嗦。▲松针掉落一地,铺成了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软乎乎的。开出莫尔道嘎没多远就开始下雪了,真的是奇妙的旅程啊。这一路我们历经春夏秋天四季,中午的时候热到爆炸,我们的小破车制冷系统又坏了,大家只着短袖。到了晚上又冻成狗,恨不得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这会儿又开始下雪了,上海的冬天很少有下雪的日子,所以每次看到下雪就特别激动。雪花开始越飘越大,没一会儿整个世界都披上一层银色外衣。停车熄火靠边,开始玩雪。雪花打落在头发、衣服、鞋子上化成水,拿着相机手机拍照,真的手指头都快冻掉了,但是每个人都超开心,玩的不亦乐乎。雪天让视线都变得极差,我们一路放低车速,缓慢前行,但是过了一个隧道后,又变天了,雪停了,天空逐渐放晴,路上的风景又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路过一处小湖泊,完全不输任何旅游景区的景色。偶尔有车辆经过,我就呆呆地望着车辆行驶过每一个弯道,然后又目送他们离开。那一刻我双眼所见的画面变成了一幕幕电影。远山白桦树的叶子基本掉了,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好像一根根牙签插在金*的土地上。室韦室韦的全称是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中俄边陲的小镇,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现行最北部的乡(镇)之一,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与俄罗斯的奥洛契村隔河相望,两地之间距离只有一公里。室韦人口稀少,常住人口也就一千多人,一条主干街道,在一头能看到尾巴。我们到的时候几乎已经没啥游客了,听当地人说,旅游季已经过了,这里的宾馆饭点都准备歇业,因为马上这里要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遇到一栋特别漂亮的小房子,外墙是瓷砖拼贴成的各种图案,超级可爱。▲小镇的钟楼,墙上的壁画极具俄罗斯风情▲俄式风格建筑▲远眺河对岸便是俄罗斯地界▲土味乡村歌手三人组又上线了▲对岸俄罗斯界内的云太好看了▲一路上随处可见的警示标语榛蘑炖小笨鸡,餐馆的俄罗斯族爷爷好心地提醒我们点这一锅就够吃了,果不其然,上桌满满一大盆。恩和今晚我们住在恩和,一心想着吃一顿俄式大餐,结果找了好几家参观都关门了,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餐馆,隔壁一大桌人是包车游的,热情的询问我们是否要试试餐馆老板酿的白酒,喝了一口,嗓子冒火。回到有暖气的民宿,一晚好眠。恩和的民宿,院子里的秋千,早上醒来和拉登相互推着对方荡秋千,想起童年的生活。这边的民宿可能并不高级豪华,但是每一家都干净整洁,让人倍感温暖,仿佛回到了自己家。早餐吃了俄罗斯族人现烤的列巴和面包,搭配手工自制的蓝莓酱,还喝了新鲜牛奶再次出发,回到路上。开出恩河没多远就是哈乌尔河景区,票价也不贵,我们打算进去看看。景区又是被我们四人承包,还有超级可爱的小动物园,看到了狼,但是都懒洋洋的,像哈士奇哈哈哈!梅花鹿超级可爱的,眼睫毛好长,扑闪扑闪的。哈乌尔河又称哈乌鲁河,蒙语的意思是“春天一样的河流”,俄语则译为“弯弯曲曲的河流”。弯弯曲曲的哈乌尔河千曲柔美,曲折蜿蜒,常年流水不断,堪称“森林曲水之最”。▲拿出小飞机开始航拍,镜头下的哈乌尔河像一条珍贵的镶嵌着宝石的项链。▲白桦树的年轮▲山上用白桦树杆搭建的小房子额尔古纳天空蓝得纯粹,白云一朵朵的压得特别低,好像一伸手就能触碰一般。到达额尔古纳湿地,我们并没有选择开车进景区,大约走了四公里路,前往湿地景区的路上,格桑花还没凋谢。秋天的额尔古纳湿地,植物的颜色太美了!就隔了一个山头,竟然还有积雪,堆了一个小雪人。去往海拉尔的路上,变幻莫测的天气,时隐时现的丁达尔现象。心心念念的俄餐,总算吃到了,分量真的是很扎实!口味上还是比较能接受的。海拉尔接近大城市海拉尔,工业的印记开始显现。终于看见草垛子了!远看感觉很小,实际走进看,每个草垛子都比人高。每一片草原都有所属,听说拥有草原的人都特有钱,不光有成群的牛羊,就连这些枯草垒成的草垛子都能卖不少钱,进去呼伦贝尔境内,一路上看到不少蒙字牌照的豪车。海拉尔的的确确可真是大城市。但不知怎么,我心里落差特别大。宽阔的马路,灯火通明的城市,随处可见热闹的餐馆,大型商场……突然怀念起之前那些小镇了,破烂的水泥县道,整个小镇都没几家的住宿,就连吃饭都要寻好久,虽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我更喜欢那样纯粹、质朴的地方。找了家吃小火锅的餐厅,等位还花了0分钟,但也没觉得多好吃,开始怀念一路上吃过的各种镇上小饭店,实在的老板给我们推荐的菜量大实惠,每次还想接着点菜的时候都制止我们,说够吃了,不够再点。昂昂溪一大早出发去往大庆,在齐齐哈尔吃了个午饭,下午我们将去一个失落小镇——昂昂溪。路上又开始下雪,谁知过了个隧道出来,天就开始放晴了,我真的是服了这里变幻莫测的天气了。半路在加油站加油时随处走走,远方的风景再次让人沉醉。昂昂溪这也是偶然之间翻到的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昂昂溪在蒙古语中是狩猎场的意思,在清代称为昂阿奇,后取谐音叫昂昂溪,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南部,乍听这可爱的名字,脑海中浮现的是如同童话一般的小镇,但其实这个小镇的背后有着一段大量的历史。▲来自马蜂窝杨二史密斯的游记,就是因为这张照片,让我对这个小镇无比向往▲火车站的月台年,俄国沙皇开始计划修一条巨长的铁路。从乌拉尔山西侧的车里雅宾斯克,一直修到太平洋的岸边的海参崴。这条初步规划为公里的铁路,就是知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铁路从赤塔走向海参崴的这一段路上,俄国提出了让铁轨穿越中国东北的方案,并表示:日本再敢来东北,他们就可以通过这段铁路直接来帮忙打日本,但其实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占领更多中国的土地。年,沙俄未经中国*府同意,就派人到中国东北进行勘察。清*府提出交涉,俄驻华使馆答称,俄国兴造西伯利亚铁路,将来可能与在东北日后兴造各铁路相接,所以“自应将满洲铁道所能经过各地情节数端,预先勘查”,并要清*府训令地方当局“放行无阻”,“量力照料”;这一年是年,沙俄意欲用铁路瓜分中国的企图应该不难看穿,然而,在谈判桌上毫无底气的李鸿章却最终还是在俄国人的威逼利诱下签订了《中俄密约》。李鸿章几乎全盘接受了让西伯利亚铁路过境中国东北的主张,仅在铁路的命名问题上坚持要将其冠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所以,中东铁路实际是19世纪末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的产物,从来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物。这条“丁”字形铁路年8月开始施工,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以商贸为中介开埠,满洲里,富拉尔基,扎兰屯,哈尔滨由此发展起来。昂昂溪是这条铁道线上的二等站,担负编组、修养、护路等诸多功能。于是乎,来自俄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铁路工人蜂拥进入这个原本荒芜的小山村。罗西亚大街是这个小镇上最具有俄式风情的街道,民居、店铺、教堂、俱乐部……这些时髦的建筑、文化鳞次栉比地在道路两旁矗立起来。随着中东铁路的衰败,当年繁荣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火车站今天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格,部分房屋已经进行翻新。如今的昂昂溪已经人去楼空,还住在这儿的居民寥寥无几。我们几人在罗西亚大街闲逛,忽然远处传来一阵不紧不慢的马蹄声,只见一位老人驾着马车往我们这儿来,那个瞬间的场景仿佛将我回到了一百年前繁华的昂昂溪,到处是俄国人,热闹的大街人来人往。
等我回神,驾车人已远去,只留下一个背影。
昂昂溪是中东铁路沿线上俄式建筑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俄罗斯风情的地方。我真的是极喜欢这些刷着明*色油漆的小房子了,在门口一颗颗老榆树的衬托下,仿佛真是从童话故事里走出的小屋。每栋小屋的门口都会做一个门斗,这个门斗不光样子好看,夏天可以乘凉,冬天可以储存大白菜,门斗下面是空的,听说以前屋主还会在那下面养一些家禽。▲漂亮的木刻花纹偶遇一位还住在俄式小屋里的老人,听他介绍,门斗前的台阶越大、阶数越多,就代表这家主人地位越高。老人还告诉我们,年轻人都去新的昂昂溪市了,只留下很少的老人还住在这儿,整个一片俄式、日式建筑群都是要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的,只不过没弄成样,一路上也只遇到两三个游客,基本都是东北地区的,对方得知我们是从上海过来的感到很震惊,好奇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个不知名的小镇。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能够有幸得知这样小众、不知名但是背后却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的景点,它能够变成专属我自己的美妙回忆,甚至现在给介绍别人,心里甚至有点小得意。大庆从昂昂溪离开,我们准备回大庆,接下来的这个决定也是我们本次旅程中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上车后我们看了一下路线,导航显示,从昂昂溪需要绕一大圈路才能上高速,反而县道是一条近路,时间上两者也差不多,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走县道,大约花费三小时,此时大概是四点多,我们想着,也就七八点能到大庆吧。于是,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也成为了这段旅程乃至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三个多小时,这种痛苦每每回想起来,都会忍不住皱眉和懊悔。这段路程,我们途径大片的湿地,经由杜尔伯特,最后到达大庆。出发后一个小时的风景真是没话说,美到令人窒息。远方好似在谋划一场暴雨,太阳此时慢慢落下,迷人的晚霞变幻莫测。走在县道上,两边路过的东北农村淳朴自然,牛羊在田里吃草,一派田园风光如画。牧羊人正驱赶着自家的羊回家,电线杆上躲满了乌鸦,黑压压的一片,夕阳的余晖落在东北大地上,金*耀眼。估计是暴雨过后,天空还有一道清晰的彩虹。这时的我们又被夕阳的绝美景色摆了一道,忍不住在这里停留拍照欣赏美景,又忘记在漆黑一片的环境行车有多令人绝望。到达此地时,县道的路开始变得不好走,地面坑坑洼洼,到处是大卡车压过后形成的坑洞,车速放到30码,不断扭转方向盘也无法躲避,一路颠簸前进,遇到大坑,车子甚至直接跳起,吓得连连惊叫,过山车也不过如此吧。好不容易一路颠簸终于开到杜尔伯特,四个人都桑极了,懊悔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土路,但始终相互鼓励,给彼此信心,一直说着“应该马上就会好开了”此类的话。
深夜,终于到达传说中富得流油的大庆。第二天早起,在宾馆附近瞎转悠,到处是磕头机在勘测,脑子里满是想着要去挖石油,立刻被金钱蒙了心,眼睛都在放光,后来听当地人说,好像石油也没多少了。
哈尔滨终于又出发的地方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旅程要接近终点。我非常喜欢白钟元老师的《街头美食都斗士》,其中有一集正好是到哈尔滨,于是我们也顺理成章地追随白老师的脚步啦!开吃!▲师大夜市最贵烤冷面▲榆林镇春饼▲亮亮小吃老板看到我们拿着手机录像还问我们是从哪儿来,得知我们从上海大老远过来,就为了追随白钟元的美食之旅,还热情向我们谈起白老师来时的一些趣事。下午先去了中央大街,心心念念想去看的索菲亚大教堂正在整修,这次是无缘了,中央大街尽头便到了松花江,正好是傍晚,一路沿着江边看夕阳。▲航拍的哈尔滨大剧院入夜后,我们前往师大夜市,真的太!热!闹了!各种美食和小吃,不过我们吃了几个摊位感觉都挺一般的,但是还是蛮震撼的。▲最好吃的还是最贵烤冷面!彻底爱上东北烤冷面啊!最后在机场,圆满完成这次哈尔滨街头美食斗士巡礼。如果你也来到哈尔滨,可别只把机场当成交通中转地。走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马路对面的停车场里,时不时会出现推着三轮车或者自行车的小贩,他们可是美食的搬运工啊。每天快到饭点,他们都会准时出现,不断游走在停车场里,可遇不可求。这种盒饭,本来是兜售给机场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或者接送机的人,其实也就是简单的家常菜,但极具哈尔滨特色,量大实惠,味道可口。厚实的煎鸡蛋,炒的很烂的茄子和青椒,还是哈尔滨特色的干豆腐皮,虽然称不上大鱼大肉,但是每一样菜都很下饭,对于为了更好的干活需要补充能量饥肠辘辘的司机师傅来说,这是最好的美味。写在最后感叹东北朋友们的善良与仗义。感叹东北菜的朴实无华,由于份量大到吃不掉,所以每次点菜都难以抉择。
最近几日,在豆瓣看到巴伐利亚酒神的火车旅行,途径呼伦贝尔尔和大兴安岭地区。8月,夏日即将结束的日子里,拥抱森林和草原最后的绿色,不由地想起自己的那趟旅程。
▲图为巴伐利亚酒神所摄
只需不到1个月,所有的风景,又即将披上一层金*,年复一年,岁月交替。
大概世上真有缘分一说,所以这次旅程能遇到逮虾户。他买了我们离开后第二天的飞机回深圳,长达半年多的流浪也随之结束。这个话不多、有点腼腆的男生,一路上担待着我们,每次我们三个哈哈哈疯狂大笑时,他只是笑着看我们,包容着我们的吵闹,一路上从来不会提什么要求,哦对了,除了要喝可乐。
最后的时刻,送我们到了机场,才真的感觉要分别了,短暂的9天时间,被满满回忆覆盖。进安检门时,我们还时不时地回头看这家伙,看他低头沉默在玩手机,我是最后一个进去的,想最后再看一眼这家伙,人群里他用力和我们挥,我笑了。虽然寡言少语略显暗淡,但是眼中的真挚是那么耀眼。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