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对欧洲篮球,我们从未停止过震惊 [复制链接]

1#

中国男篮和克罗地亚那场球,再一次让我深受触动,相信每一个看过比赛的人,都会大为感慨。

欧洲篮球对我们,仿佛一直是个传说,差不多隔几年,就像仙女下凡一样,让我们感叹一阵,然后又回去了,我们照样打我们自己的篮球。

有时候碰上伊朗队,也会感叹,说他们打的居然是欧洲篮球。

在克罗地亚队面前,我们只得了59分,全场三分球30中3。如果不是下半场打起了反速反击,有一波小高潮,不会只输13分。

都说克罗地亚队是国家二队,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个概念。在这个阶段,克罗地亚没有国家队,欧洲也都没有国家队。他们就是拉了一拨二十三四岁的球员,加几个30岁上下有点经验的,比如那个32号罗吉奇。

我在腾讯直播这场斯杯决赛,之前也没有看过他们的球,只知道赢了拉脱维亚25分。名单打开,我看了一眼年龄、身高和号码,跟柯凡说:这个队能打的都是3打头的,三十几号都是贼精,尤其那个年龄比较大的32号,其他都是生瓜蛋子。当时,离比赛开始只有5分钟。

他们的号码暴露了他们的组队方式,显然年轻球员正在锻炼期,所以拉出来周游世界。这比赛出场费不高,奖金也不高,夺冠3万刀,相当于20万人民币,进了“最佳阵容”的每人刀,相当于人民币左右。

类似的球队我在年见过。那年奥运会在北京,参赛的球队很多提前赶到中国适应气候、时差和饮食,所以那年的“钻石杯”特别强。但参赛队中有塞尔维亚队,他们并没有打进奥运会12强。塞尔维亚队由篮网队球星科斯蒂奇领头,可是并不上场,一群年轻球员由老帅伊夫科维奇带着“体验生活”,队里就有当时红透了的米利切奇,才21岁。

当时的塞黑队,境遇就像现在的克罗地亚队。今年克罗地亚队不能打世界杯,因为输给了波兰;而那时的塞黑队在年雅典奥运会输给了中国队,没有进八强,只得了第11名,从此开始更新换代。

老帅伊夫科维奇带着塞尔维亚队到南京时,黑山刚刚从塞黑独立出去一个月。伊夫科维奇相当于美国的波波维奇,我们的蒋兴权。老爷子当年62岁,年就是世界冠*南斯拉夫队主教练,还曾在年以后秘密到中国接受中国篮协面试,但中国篮协选择了尤纳斯。赋闲在家的老帅出山接了年轻的塞尔维亚队,到年,他让这批孩子打进了土耳其世锦赛半决赛。

说这段往事的原因,我是想说明欧洲球队的厉害之处,我们不能用有没有约基奇、博格丹·博格达诺维奇和马尔扬诺维奇来判断塞尔维亚队的实力,也不能看到没有萨里奇和博扬·博格达诺维奇就认为不是正经的克罗地亚队。这些欧洲人是为足球和篮球而生,有太多人的水平都差不多,随便拉上十几个人组个队,仿佛天生是兄弟,打球充满默契,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样打球。

在这样一支克罗地亚队面前,媒体、球迷都会犯晕,没打的时候取笑人家不是国家队,打完就骂自己的国家队。其实,李楠在赛前就说了,克罗地亚队很强,上一次碰他们第一节就输了20分。这一次,中国队第一节落后9分。

我看待比赛的态度更超然,毕竟这不是世界杯正赛。而且,李楠这场球有所保留,因为克罗地亚队有两个以上的大个子,我们理应拿出“双塔”,王哲林、周琦和沈梓捷足够轮换,但他一直在打“一大四小”。到了世界杯上,主打的一定是“双塔”。

所以,直播完这场比赛,我更多的感慨来自中国男篮和欧洲篮球之间的差距。这种感觉每隔几年就会来一回,于是我翻看了过去自己写的文章,发现这种感觉早就产生,从未消失,而我们的中国篮球在欧洲篮球面前,也从未改善——

《篮球不能承受之“轻”》(年9月3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