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被这个新闻刷屏了吗?
前辽篮球员吉喆因肺癌去世,
年仅33岁。
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非常好,
生活习惯超级棒,
咋还被肺癌夺去了生命?
现在癌症越来越年轻化,
怎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中国医大一院
胸外科专家
给您说说。
这些症状可能与肺癌有关
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见症状如下:
咳嗽
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早起症状,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的症状。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阵发性刺激性的咳嗽,吃止咳药也没有任何的效果。
但是如果肿瘤生长在细小的支气管黏膜时,患者咳嗽的症状会较轻,甚至无咳嗽表现。
痰中带血或咯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大约有25%~4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表现为特征性的间歇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一旦肺癌肿瘤细胞进入血管中就会造成吐血,直接危害到肺癌患者的生命。
呼吸困难
约有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气短,喘息,偶尔出现喘鸣。
发热
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
此外,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胸痛
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咳嗽时疼痛加重
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肺癌
肺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常见病因如下:
吸烟与“二手烟”
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点燃的同时,会在空气中释放60余种致癌物质。这会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概率升高20余倍。而释放于空气中的“毒烟”也会使其周围形成“癌症易发环境”。
有资料显示,非吸烟者因工作环境被动吸“二手烟”的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0%以上。
环境烟草烟雾的暴露强度与肺癌发病率关联密切,重度的被动吸烟无异于吸烟!
因此,不吸烟的广大群众应无论与工作环境还是家中,应积极避免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
肺部慢性炎症、瘢痕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慢性炎症的长期不断刺激机体,是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因素。
职业和环境接触
职业和环境因素是肺癌发生的又一大危险因素,而在我们工作经历中发现,有超过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
现已证明以下物质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甲醛、砷、石棉、煤焦油、硅、福尔马林等。工业废气也可使肺癌发病率大大增加。
电离辐射
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而日常生活中接触大量辐射是肺癌易感因素之一。
遗传等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现肺癌呈现家族凝聚。有部分发生肺癌的患者,家族长辈存在肺癌病史。
空气污染
石油,煤等的燃烧大大的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患者,现如今空气的污染随处可见。大气污染对肺癌的发生有着较大影响因素。而另一方面,室内油烟也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煎、炸、爆炒、烧烤等产生的烟雾等对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联。
做什么检查筛查肺癌?
胸部CT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癌,使肺癌的死亡率减少20%。
所以,建议50~60岁还从来没做过胸部CT的人,可以做一次胸部CT,用CT给自己的肺留一个底板。
低剂量螺旋CT的优势
放射线只有普通CT的十分之一,辐射剂量小;
能早期发现<10mm的病变分,辨率高;
价格也不贵,性价比高。
体检结束后,专家又通知我做薄层高分辨率CT,有这个必要吗?
有必要!当LDCT平扫发现直径小于10mm的结节时,就需要了,有时还需要做增强和三维重建。
哪种情况下需要做胸部增强(或强化)CT?
胸部强化CT有助于区分血管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状况。因此,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行增强CT:
1、血管畸形或血管瘤等;
2、纵隔内有异常或淋巴结肿大者;
3、肺结节大于8mm且需要手术的。
体检时为何不建议做胸部X光片?
正常例行体检或肺癌筛查,X光片不能早期发现有意义的病灶(尤其是早期肺癌),因此,正常体检不建议!
不适宜做X光片的人群:
年龄>40岁或女性>35岁;
长期吸烟史,特殊工种,从事石棉、铍等;
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结核)。
平时该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肺癌的有效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预防肺癌的发生:
远离烟害,不要抽烟;从未吸烟者,请不要开始
停止抽烟:已吸烟多年者,戒烟也可以降低患肺癌的危险;
避免二手烟:如果您与吸烟者一起生活或工作,请敦促其戒烟,或要求其在外面吸烟。
此外,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公共中避免致癌物,包括石棉,石英粉尘,高危粉尘等,如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接触有毒化学品;
2、在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谷物等含量,避免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丸,因为它们可能有害;
3、在生活中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定期体检。
专家简介
范晓溪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从胸外科著名专家许顺教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短期在日本交流学习,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著名胸外科中心交流学习,擅长肺部小结节的定性,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微创手术治疗,漏斗胸微创矫形治疗,肺癌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许顺教授肺移植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参与肺癌手术每年台以上,发表5篇sci文章,影响因子14分,多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供稿:胸外科范晓溪
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宣传工作部宋田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