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位关于起源的大师”在德国诞生,他是马丁·海德格尔。
没学过哲学的人,对这位大师可能感到陌生,但对“活在当下”、“向死而生”一定熟悉。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在他的经典《存在与时间》中这样说。
人生有三个时间性,“不再”指过去,“尚未”指未来,而“此时此地”的我应该如何?站在自己外面,努力超出自己。
对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而言,一路创业走来,在他的大脑和潜意识里,也许早已烙下海德格尔哲学的印记。
一.向死而生
“中国的海淘行业是中国消费者要的行业吗?
为什么海淘行业杀了半天只剩了几家?
我们难道在一个错误的路上走着?
……”
1月30日在洋码头全球买手峰会上,面对来自日韩、美国和欧洲的数百名买手,曾碧波说,他曾经这样质疑自己。
尽管公司已经盈利了,对曾碧波和洋码头而言,年不是顺风顺水的一年,面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天”,曾碧波肩上的压力,从未减轻过。
年最后两个月,曾碧波收到几百个跨境电商朋友的问题:电商立法、跨境电商新*连续出台,这个趋势下,代购还能做吗?跨境电商还能做吗?
曾碧波必须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因为它可能直接关系到生死。
于是回到当年的起点,为什么海淘行业会诞生?当年的答案是:国人要寻求国外高性价比的商品。走到今天,这个答案依然如此,国人的需求依然存在。
这条路,还在那里!
“烧钱做规模、让投资人买单的时代结束了。”曾碧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