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皇太极和多尔衮到底谁是真的汉位继承人
TUhjnbcbe - 2023/11/1 21:48:00

皇太极继承帝位凭得是才能、战功、智慧、人和,这时的多尔衮并不是汗位的竞争者,根本没有入局。我来简单叙述一下皇太极继位的过程。

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九月一日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澄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贝勒及文武大臣聚集于盛京(今沈阳)大*殿,备好登极所用的法驾卤簿,举行盛大的即位典礼。首先由皇太极率诸贝勒及群臣焚香告天,行九拜礼,然后皇太极入座即汗位,接受诸贝勒及群臣朝贺,并发布诏令,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大赦天下,示恩于全国。

大*殿

努尔哈赤病逝后,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是他的二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和侄儿阿敏。皇太极能够脱颖而出,得继汗位,是由于其才能、战功和智慧远在其他三大贝勒之上。

以其战功而言,他少年时期就投身行伍,随父征战,如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征服叶赫等奠定大清基业的战役中战功显赫,成为其父的得力助手,也深受将士的拥护和尊重。

以其智谋而言,早在其兄长褚英、代善相继被立为太子之时,皇太极就暗中开始了对汗位继承权的竞争。他积极参与了与几位兄长揭发褚英的行动,致使褚英终遭诛杀。代善被立为太子之后,由于他处事能力平庸,常使其父努尔哈赤感到失望,因而皇太极极力在父王及诸贝勒面前表现出精明强干的能力。天命年间,大福晋乌拉纳喇氏为迎合太子代善和有地位的皇太极,不顾母后的尊严,屈身送饭给他们,代善受而食之,而皇太极权衡利弊,受而不食,表现出他工于心计。为削弱代善的地位,汗王的小庶妃代音察几次密告代善和乌拉纳喇氏关系暧昧,致令乌拉纳喇氏被休,代善失宠,终致储位复失,后人不禁猜测这其中恐怕也与皇太极的暗中指使有关。试想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庶妃,何以敢屡次揭发两旗之主、高居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和深受汗王宠爱并有3个皇子的大福晋?后来代音察也被逼殉葬,恐怕是皇太极杀人灭口所为。

沈阳故宫俯瞰

皇太极为赢得父亲的信任,在对明朝的*事行动中也处处表现自己。萨尔浒之战中,尚间崖及斐芬山战斗胜利后,努尔哈赤得知明*正向都城进*,便派阿敏等人领兵征进,又派代善等人侦查情报。皇太极也立即要求领兵前去,努尔哈赤劝他说:“你大哥是扮作哨探,前去探听消息,你要同我一起行动。”皇太极请求说:“大哥既然已只身前去,我们为什么要留在后边?”说完就走,表现出不甘落于代善之后和急于争功的心情。

辽阳外围战中,辽东经略袁应泰派总兵官李秉诚等率五万人与后金对垒,努尔哈赤令左翼四旗迎敌,皇太极也要求出战,努尔哈赤劝阻,命他率右翼四旗驻于城边嘹望。皇太极却让两红旗之兵(代善统领)嘹望,自己则领兵出击。努尔哈赤派阿济格劝阻不及,皇太极早已奋力杀入阵中。努尔哈赤爱惜他,命自己亲自统率的两黄旗兵协助冲杀,大败明*,并乘胜追击里外,为攻取辽阳打开了局面。皇太极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其表现远远超出代善,同时也使自己威震三*,为日后受拥戴即汗位奠定了基础。

皇太极

从才能上看,皇太极不但智勇力超群,战功卓著,而且后金诸贝勒中,仅皇太极能够读文识字。皇太极还善于收揽人心,联络诸贝勒及其子侄辈中的后起之秀,像代善的儿子岳托、硕托、萨哈廉、阿敏的兄弟济尔哈朗、莽古尔泰的兄弟德格类、长子豪格等,他们都是握有实权的八旗将领。对汉族士大夫,皇太极也注意招抚,因而素有“贤明”之称。这些人都很信赖和敬重皇太极,成为拥戴他的中坚力量,所以论威望和实力,代善等人是无法与皇太极抗衡的。

其实在皇位继承上,代善尚可与皇太极竞争,但他的儿子却都投靠皇太极,并向父亲代善进言,拥立皇太极登位。代善无奈,也只得顺水推舟,并表示他早有此意。这一方面赢得了让贤的好名声,另一方面也博得了皇太极的好感。自然,两旗之主代善拥立皇太极,其他诸贝勒也就无话可说,皇太极继汗位便成定局。但皇太极出于慎重考声,并为了显示其谦让风度,一再假意推辞说:“父皇没有立我为君的遗命,怎能舍兄长而由我继位呢?”尔后,经代善等人一再敦请,皇太极也感到时机成熟,才登位称汗。

清昭陵

《清实录》中记载,努尔哈赤给八子起名皇太极,此与汉族王位继承人的“皇太子”谐音,又与蒙古族汗位继承人的“台吉”谐音,因而他承继大统实是天意。其实,这不过是后人的文饰之辞,以“皇太极”三字巧合“天意”罢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皇太极和多尔衮到底谁是真的汉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