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其余还有15名兄弟,之所以是而非其他兄弟继承大统其文治武功无出其右使然,然而相较于其他十五名弟兄其名字也是亮点,独特而卓尔不群,透露出浓浓的汉语气息而非满洲话特征。而且从字面上看,天生做皇帝的材料、谙熟太极哲理。寓意和口彩都是极好的。唯一令人疑惑却是这么好的名字就是缺少点满洲“味”。你不觉得么?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需撤除请联系要知道,皇太极出生的时代,努尔哈赤还在带着皇太极和兄弟们东征西讨南征北伐驰骋于白山黑水为核心的广袤地东北亚地区。对于明朝来讲,那是一个反叛的小数民族为主的边疆地区,他和他的族人普遍使用的是满洲话。所以,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兄弟们的名字:褚英、代善、阿拜、莽古尔泰、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阿济格、赖幕布、多尔衮、多铎、费扬古。是不是满洲多了?正常多了?
皇太极和兄弟们的名字都是汉语的音译,这个大家都能了解。音译的名字也并不能反映其名字在满洲话里面的原有意涵。在早期记载中出现皇太极的中文音译名称并不是这三个字。更多的记录为:“黄台吉”、“红太主”、“红歹是”。和皇太极这样高大上的译名相比是不是平实多了!就如同平时在高档写字楼里面上班的Angela,春节回村里就变成了二丫,一个意思。皇太极这个正式汉字译名是在乾隆时期由官方确定。体现了乾隆对于这一位自己的祖先深深敬意。一方面符合主人清太宗皇帝的身份,象征承应天命顺应天意;第二方面在中文语境中便于识读,对于全体国民潜移默化起到威慑作用。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需撤除请联系乾隆的好大喜功性格路人皆知,他怎能忍受自己的皇帝祖先被称为“红歹是”或诸如此类的称呼呢?于是便有了现在我们只知道的清太宗皇太极,如此汉化且高级的一个满洲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