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走向大众的一种可能性
随着青年导演曾赠以.3分的成绩,获得《导演请指教》“年度价值导演”称号,本季《导演请指教》也就此落下帷幕。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比拼,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的六位导演分别是:钱宁黄、王一淳、包贝尔、曾赠、德格娜、韩雪。在最后一期,他们带着自己的闭幕作品登上舞台。经过一季的磨练,六位青年导演交上了“最后的答卷”。在节目结束前,国内电影市场也交上了年的答卷。在去年,国内电影票房.7亿,占全球总票房的33%,观影人次较上年同比上升%。但电影行业目前也处在疫情之后的恢复和调整周期,大众的观影习惯也还没有完全恢复。为了联系更广大的用户,也需要行业之外的力量。就像之前毒眸(ID:DomoreDumou)提到的,《导演请指教》像是一种特殊的创投,它给了青年导演机会,也为电影行业与大众的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综艺和电影之间回顾整季《导演请指教》,尽管面临争议,但这档综艺确实在尽可能全面地为观众科普电影导演这个职业以及电影行业,用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展现了“一部电影的诞生”。在第一阶段,16位导演根据15个经典IP进行改编,通过最终的作品拿到和制片人合作的“门票”。在这一阶段里,节目组对拍摄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从剧本创作、演员选择、日程安排到实地拍摄,通过这些让观众先初步了解“导演到底是干什么的”。在“小试牛刀”之后,导演要迎接更残酷的考验。每位制片人手握万,分配给合作导演,完成创作。而导演们要从“真实改编、脑洞大开、喜剧之王”三种主题中选其一进行创作,选择相同主题的导演需进行1V1对决。这一阶段因为制片人的加入,行业的实感更强。制片人代表的是市场与创作间的那杆秤。节目嘉宾孟中就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不太认可节目中一些过于个人化的表达:艺术电影的前端叫实验电影,如果只拍自己想拍的,还要让普通大众买单,肯定是不行的。在第三阶段,导演们则需直面观众的反馈,每一场线下放映的观影人数和口碑都代表着观众的选择。导演可以在放映结束后直接与观众对话,也最快的速度接受来自市场的反馈,以便调整、改进。《导演请指教》就像一个短期的训练营,让青年导演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和提升。相比创投更加漫长的周期,平台能提供资金支持,与优秀制片人合作的机会,让导演们能够低成本试错。更重要的是,节目给青年导演提供了直面观众的机会。对青年导演来说,“被看见、被知道、被记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赠曾在节目先导片中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作品能和观众见面。”而《导演请指教》无疑给了青年导演这个机会。直面观众,也是导演成长的重要部分。许多青年导演参加节目前,都没有过院线电影的拍摄经验,找不到市场与自我表达之间的平衡点,也不清楚观众想要什么。经过整季节目的录制,青年导演不断与制片人、观众碰撞磨合,最终不仅收获了经验和作品,还能在未来真正进入市场时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导演请指教》也给了观众一次接近行业的机会。从前期筹备、拍摄到面向市场,《导演请指教》以“微缩”的形式,将行业全流程高度提炼后搬上舞台,让观众迅速建立起对行业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