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唐朝以后开始,公主只是帝女或者和亲公主称谓,郡主为太子之女,县主为亲王之女。宋徽宗时期改公主为帝姬,南宋改回公主。公主这个词代表着高贵的血统和身份,而有一位清朝公主虽然有着高贵的身份和权势,最终都没有享受到,竟然落得凌迟而死,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清太祖三女莽古济,其母为努尔哈赤继妃富察氏衮代,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是她同母兄弟。生于帝王之家的她,一生两次政治联姻,年嫁给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年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先后被其父王和兄弟嫁予他人,助父、兄的统一大业一臂之力。
莽古济的第一次婚姻在《清史稿·公主表》以及《玉牒》中都没有记载。吴尔古代是海西四部之一的哈达部部长,从此在三公主莽古济的称呼前就冠以哈达二字,或称之为“哈达格格”。
但最终难免党派间的政治倾轧而卷进政治与权力的斗争中,成为党派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莽古济怀着对两个女儿的无限牵挂而被送上了黄泉路,经过这次金建国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内部倾轧,皇太极终于凭借血雨腥风式的高压,摆脱了八旗共治的残余,实现了乾纲独断、君主集权。而在清代公主中,莽古济是政治斗争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
诚然,唐代的太平公主也死于权力之争,太平公主在母亲武则天的影响下毕竟权欲太重,太热衷于政治。但哈达公主并不想染指政治,可政治却偏偏要把她给株连进去,竟然与太平公主殊途同归,以血溅宫廷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人之间的权力之争却要以剥夺女人的生命为前奏。那些颠簸在马背上的堂堂男子汉在夜深人静扪心自问时,难道就没有丝毫的汗颜与内疚?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最先被推上牺牲祭坛的往往却是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