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刀马上行。”这句前古代诗人的名句,也可用来表示努尔哈赤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他的婚姻伴随着战马的嘶啸和刀剑的光耀,他把爱情完全献给了统一东北女真部落和反抗明朝的事业。
他先后共娶了十六个妻妾,先来看看这十六位妻妾的背景和过程。
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名为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妻子,比努尔哈赤整整小了十六岁,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
《清史稿》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时去过女真叶赫部,首领杨认为努尔哈赤非常人,就和努尔哈赤说:“我有一位幼小的女儿,等她稍微长大点后,嫁给你。”努尔哈赤说:“首领如果想联结姻盟,为什么不用那些年长的女儿当我妻子呢?”杨吉弩说:“我虽然有年长的女儿,但并不是你的,只有一位幼小的女儿生性端重文静,才配得上你。”
努尔哈赤就没说什么了,然后下聘礼迎娶焉(当时孟古哲哲只有14岁,是真正的幼小姑娘)。孟古哲哲的父亲杨吉砮和伯父清佳在当时已经是女真叶赫部的首领,当时的明朝称呼他们为“二砮”。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迎娶孟古哲哲,完全是出于扩大自己军事实力的需要,至于新娘子的年龄与长相,都不是很重要的事。
婚后仅两年,其岳父兄弟都被明朝巡抚李松和总兵李成梁设伏诱杀。元妃佟佳氏,名为哈哈纳札青,是大皇子褚英和二皇子代善的生母。佟佳氏是最早嫁给努尔哈赤为妻的女人,出于满洲老姓佟佳氏(汉人后来有些变成满姓,比如汉姓+佳,比如魏佳氏,出于汉姓魏,然后加一个佳字,变成满姓,但是清朝早期也有所谓的某佳氏,是真正的满洲老姓)
大妃乌拉纳喇氏,名为阿巴亥,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她嫁给努尔哈赤时只有12岁,而此时的努尔哈赤是43岁,她与她丈夫年龄整整相差30岁,连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也比她大几岁。她生养了三位儿子,都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战将,即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努尔哈赤死的时候留下遗言,必须让她殉葬,成为牺牲品。
继妃富察氏,名为衮代,生下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天命五年因为犯了某项严重的罪行被赐死。寿康太妃博尔济锦氏,努尔哈赤征伐蒙古部落的时候所娶的,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孔果尔的女儿,属于联姻性质。
由于努尔哈赤的妻妾姓氏太长,编个号。侧妃A伊尔根觉罗氏,生下阿巴泰。侧妃B叶赫那拉氏,是高皇后孟古哲哲的妹妹,姐妹同嫁给清朝皇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风俗。侧妃C博尔济锦氏,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明安的女儿。侧妃D哈达氏,哈达贝勒扈尔干的女儿。庶妃A兆佳氏,生下阿拜。庶妃B钮祜禄氏,生下汤古代、塔拜。庶妃C嘉穆瑚觉罗氏,名为真哥,生下巴布泰、巴布海。庶妃D西林觉罗氏,生下赖慕布。庶妃E伊尔根觉罗氏,无子嗣。庶妃F阿济根,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被殉葬。庶妃G德因泽,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被殉葬。由以上努尔哈赤的妻妾情况可以看出,这十六位妻妾都是娶自女真和蒙古各部落,每个妃子的后面都伴随着一场战争,可以说,这十六位妻妾就代表着努尔哈赤对外征战的十几座军功纪念碑。
而且从史书上看不出努尔哈赤生前格外宠幸哪一位女人,包括所谓的高皇后和大妃阿巴亥,《清史稿》等史书上虽然特意为孝慈高皇后多说了几句好话,主要原因是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
不过,这段话里也透露出努尔哈赤对女人的好恶尺度,书中称:高皇后庄敬聪慧,词气婉顺,得誉不喜,听闻恶言,也不会放在心上。不喜欢谄谀,不听信谗佞,耳中从不妄听,口中从无妄言。不干预外面朝廷上的事务,殚精竭虑的服侍好皇帝。如果再看一下那位被逼为努尔哈赤殉葬的大妃阿巴亥,情况就更清楚了:(阿巴亥)风姿卓越,但是心中怀有嫉妒心。每次惹得努尔哈赤不悦,她虽然机智的应对了,最终还是被努尔哈赤所制约。努尔哈赤死前担心她会引发国家动乱,预先留下遗言给诸王贝勒说“等到他死了一定要让阿巴亥殉葬。”诸王贝勒以努尔哈赤的遗言告诉阿巴亥,阿巴亥支吾不从。诸王贝勒威胁阿巴亥必须殉葬。阿巴亥知道事情无可挽回,于是穿上礼衣,哀求诸王贝勒:“吾从12岁就开始侍奉先帝,已经过去了26年。今天我实在不忍心离开先帝,相从于地下。但是我的二位幼子多尔衮,多铎,必须恩养之。”
于是,阿巴亥最后被迫自尽,年仅37岁。
阿巴亥剧照
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位庶妃,她们都成为努尔哈赤无辜的牺牲品。
《清史稿》为尊者讳,加上其作者天生就是清朝遗民,故而里面有许多假话,因为努尔哈赤很是被阿巴亥的“美丰姿”迷恋过一阵子,但是后来风闻阿巴亥与自己的儿子代善有暧昧关系,不禁大怒,并迁怒于阿巴亥。此后虽然努尔哈赤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努尔哈赤一直怀恨在心,死的时候必须让阿巴亥殉葬。
至于诸王贝勒强逼她自尽,则是出于争夺皇位的需要,不过借先帝的遗言以成就自己的私欲罢了。
总之,努尔哈赤非常忌讳后妃参与国家政事,上述两位正妻的荣辱,都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以后清朝的继位皇帝们也都立此禁令,除了晚清时期清朝大权旁落而使得慈禧太后崛起之外,清朝绝大多数政期内都没有后妃干政(孝庄太后也没有干权,虽然她的确辅政了)或宦官乱权之事,这与努尔哈赤对待女人的态度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不仅如此,而且努尔哈赤重新开启了臭名昭著的殉葬恶例,导致明朝自明英宗废除的殉葬制度几百年后重新出现在华夏大地,可以说残暴程度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位暴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