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在前面,我的青春和你们不太一样,你们这帮人的青春全被科比、邓肯、加内特、马努、德克什么的占据了,可我怎么记得我的青春里全是女大学生呢?当然,说这些名字跟我的青春无关,那就从矫情走向冷漠,显然两个极端都不是太好的情操。
我看球是从乔丹时代的尾巴上开始,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的是,姚明的出现让我的看球生涯平地起了波澜,那些和姚明同时期的巨星们如今已经开始一个个离开舞台。其实我从来没意识的事情是:
姚明竟是他们中最早离开的那个啊(当然,年6月,39岁的奥尼尔抢在姚明宣布退役之前一个月宣布退役)。然后就是13年麦迪、艾弗森同年宣布退役(其实同年还有一个格兰特-希尔宣布走人,但毕竟他的巅峰留在了乔丹时代,感觉上是上个世代的球员)。再往后,自然就是让蜡烛刷遍朋友圈的年,科比、邓肯、加内特、雷阿伦这些名字都再熟悉不过。
现在,老古董中,还在坚持打球,而且从一而终提起这支球队就能想起这个人的,只剩一人,德克-诺维茨基。
老司机戎马一生,丰富多彩到出乎你的意料。说他来自德国必然严谨冷静他给你来一头长发红润脸颊闪亮登场,说他久处德州早已练就雅痞范吧他又给你剃个板寸面容清削,交个女朋友吧也是口味广泛有黑有白有女星有劳改犯,说是千万巨星却连理发的钱都省下来让队友纳胡拉给随便刮刮,说他抠门吧却又多次减薪留队让库班各种场合gay里gay气地赞美一个外国人,说他软蛋只会跳投吧他硬生生给你投出一个总冠*……
最后这件事情谁感受最深?自然是克里斯-波什。年总决赛G2,热火在末节领先到15分,2-0近在眼前。谁曾想德克突然在波什面前穿起品如的衣服,连拿9分,最后一个转身左手上篮完成绝杀,只留下波什在他背后喃喃道:“不行,那里真的不行。”
就这个球,德克彻底撕碎了软蛋标签。谁能让NOT1的诺言率先实现?谁能让库班抱着奥布莱恩杯撒尿?谁能让素来*治正确的乐邦输球后口不择言怒斥黑子明儿还得搬砖?
德克能。
詹姆斯说年夺冠后感觉自己牛逼坏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历史最佳。”
那么你以为德克战胜当时的热火三巨头是什么概念?
所以别说什么一冠封神,德克做的事情就是定锚和立碑,他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个单核带队拿到总冠*的人,从他往后,还有超级巨星,但已经没有绝对意义的单核球队了。他战胜的对手是新时代开篇的第一支超级球队,是旧时代最后的荣光承载者,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做到一次这种事情,就足够被人说一辈子牛逼。
而且一定有好事者为后来人深挖德克的故事,他从年发挥疲软被热火逆转,年被勇士黑八后尬领MVP,到年勇夺桂冠:这深刻说明了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奋斗,坚持不泄,就一定会有抵达巅峰的那一刻!AZAAZAFIGHTING!
能说出这种话,只能说明你对德克的认知约莫还停留在《意林》层面,你觉得这么说是一种精神拔高,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贬低,因为你对德克的实力一无所知,你以为他是纯靠在训练馆的门口每天刻一个早字登顶的吗?
德克年进联盟,进来的时候小牛是个19胜球队,3年后球队53胜,后来就连续进了12年季后赛,连续11年常规赛战绩没低过50胜,那些年人们常说的牛马大战,就是这个牛。你觉得马刺有多牛,那么小牛就应当享有97.3%的牛逼度。
那么你要说季后赛水平,给你们列俩数据:
A:33.3分15.7板0.7助攻3断1.3帽,52.6%投篮72.7%三分88.9%罚球。
B:24分18.7板5助攻1.7断1.7帽,42.9%投篮50%三分71.9%罚球。
你们觉得谁强点?
这是年季后赛首轮小牛横扫森林狼时,德克和加内特的数据。
不是为了比较孰强孰弱,就是为了告诉您,这是德克第二年季后赛,他23岁的时候面对25岁的加内特打出来的水平,这种水平,不是见天儿自强不息就能达到的。
你别看现在老德克场上苟延残喘进攻如水防守如泥,他在年轻的时候,绝对当得起“天赋球员”四个字,而且是最顶级的那一种。顶级到迄今为止,NBA历史上国际球员的头把交椅,就是德克。你仔细琢磨下,这联盟历史上有几人能够有专属动作形象标签?
就是说贾巴尔,我们说天勾,说奥胖,我们有双手挂框,说冰人,我们有finger-roll,说科比,我们有五人围剿后仰跳投,说雷吉-埃文斯,有掏裆,说德克……还用我说吗?
01年的时候我们吹王治郅,有一种说法说如果大郅能够得到德克那种球权,未必比他差,恕我直言,大郅虽好,但这种情操已经突破了《意林》的底线,直奔意淫而去了。
德克之强,甚至一度改变联盟格局。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甜瓜现在生涯荣誉严重不足,和乐邦现在地位天差地别?
年选秀的时候,甜瓜和乐邦乃是一时瑜亮,都是风口浪尖的人物。选秀的时候乐邦肯定第一,甜瓜第二也是没跑的事情。但活塞最终选中了来自塞尔维亚的18岁中锋米利西奇。
试想,如果年活塞那套阵容里插入一个甜瓜,他们还会在年输给热火,年输给骑士,年输给绿凯吗?甚至,他们还会在年抢七输给马刺吗?
而甜瓜的生涯,还会像现在一样惨淡收场吗?
没人能逆推历史下个定论,但现在看来,选择甜瓜一定要比米利西奇好太多。
所以一切问题的起点就在于:为什么活塞要选择米利西奇?
年东部决赛第三场,篮网主场迎战活塞,客队早间训练安排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约翰杰伊学院球馆,当时ESPN的选秀专家查德-福特找到杜马斯,问他是否知道谁在隔壁训练,杜马斯答曰不知,于是福特给了杜马斯一个名字,正是米利西奇。
于是活塞队很多人都去另一片训练场地观看米利西奇,人群中有几位决定性的球队大佬,包括活塞球员、杜马斯、当时的球队主教练里克-卡莱尔和他的教练团队。
米利西奇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现场的专业人士们纷纷惊叹于他的表现,卡莱尔也忍不住让米利西奇多做几个动作看看,结果还是一样,米利西奇可以一次运球到罚球线附近,然后就完成扣篮,也可以用左手勾手,他的移动、转身、敏捷性,完全不像一个当时还未满18岁的7尺1中锋。唯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活塞上下看到米利西奇训练后的感觉:
惊为天人。
杜马斯告诉活塞后卫琼-巴里:“这孩子比德克-诺维茨基更好。”
德克年已经带队杀进了西部决赛,最终2-4输给了后来的冠*马刺,现在如果你是杜马斯,你下了一个判断,说面前这个孩子比德克更好,你选他还是选甜瓜?
所以说到底,德克一个人改变了03一代的本来面貌,他在年做到了一次,在年又做了一次。如果你词汇量不足,牛逼两个字儿就完事儿了。
现在这么牛逼的人也已经在联盟打了21个赛季,在NBA历史上,只有卡特、帕里什和加内特打过这么久。年老不讲筋骨为能,按道理,他确实已经到了该退役的时候,总裁亚当-肖华甚至已经下了论断:“我看他在场上痛苦地折返跑,毫无疑问这会是他最后一个赛季。”
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都知道有太多真心话……肖华亲手将德克和韦德送进全明星的行为已经暗示了他真实的想法,韦德是确凿的最后一舞,德克也不会再返场了,否则明年德克还在的话,全明星的安排就有点尴尬了。
球迷的想法和肖华大抵相仿,他们高举牌匾,上书:“再来一年。”
看着这些召唤,听着对手或者队友们“我小时候的偶像就是他”之类的发自肺腑或临场发挥的感人陈词,德克-诺维茨基由衷感慨:
“他们这都是着急想要我退役啊。”
在退役与否这件事上,德克自己显得颇为骑墙,他说自己要不要再来一年,主要取决于两件事情:
其一是身体状况。
其二是是否还有乐趣。
身体状况不难理解,罗斯在26岁的时候就说出了绝大多数NBA球员不敢说的真心话:“我可不想坐着轮椅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老头子们永远能够打球,问题不光出在他们的油箱里还剩多少油,更多时候还在于他愿意为球队花多少油。
乐趣这种事情就很难说了。
什么叫乐趣?
上场打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早在年德克36岁前夕,退役问题就已经被摆到他面前,当时他的回答是:“我会坚持到40岁。”然后老头就开始展示他作为德国人严谨的一面,竟然真地开始一板一眼地分析起自己能打到40岁的可行性:
“我不是后卫,没必要运球制造机会,我进攻防守时面对的对抗相对少,毕竟我是吃跳投这碗饭的,站在底角投三分这种事情我能干到60岁,但考虑到防挡拆和抢篮板,我准备干到40岁。”
当时我就在想,只要老司机您在40岁的时候还能打,没人会在意你究竟会打成什么样的好吗?想想-16年的科比呗。
现在他41岁了。在那次采访中,德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退役的标准:“如果有一天早上我不愿意起床训练,我更愿意待在床上睡个懒觉,那说明我已经把篮球彻底当成一项工作而不是兴趣,那时候我就该退役了。”
这是一条退役准则。因为职业和业余打球迥然不同,业余球员你只要愿意,60岁你都可以去球场遛弯投篮,但职业球员要做的事情更多,以老司机为例,他要在训练开始前两小时进行理疗,然后还要反复进行冲刺训练,跑圈,针对受伤的脚踝进行康复训练,做拉伸和平衡训练……到野球场上每打5分钟球就花10分钟和年轻人争论背后盖帽是否违例是一回事,为了打场球,每天都要坚持几小时这种康复和训练又是另一回事,这个年纪的人,为什么不选择躺在家里看看松岗千菜呢?
而在年被库班“逼着”签下一份补偿性质的两年大合同之前,德克曾经讲过另一条退役准则,那便是“绝不参于任何形式的球队重建”。这条标准不难理解,毕竟篮球作为竞技体育,其最核心的乐趣不是上场打球,而是要赢。
德克当然有权说出那样的话,毕竟让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赢的老人输更多的球,参与球队重建,让曾经目睹过球队巅峰时「宴宾客」的绝对核心暮年亲身体验「楼塌了」的悲怆,确实不是每个巨星都能耐受的。
但这种耐受度和年龄以及成就感有很大关系,我十分确定年的冠*给德克带来的满足感超过你我想象,在那一年高潮之后,德克满足了,再往后就是季后赛5年4次首轮被淘汰,全明星被落选,断断续续的受伤和缺阵,甚至连季后赛都进不去,这些都无所谓了。职业生涯在年已经划下了感叹号。而我们都知道,感叹号也不过是另一种形态的句点。
后面应该享受的不再是胜利的喜悦——这件事情并不难理解,等你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够了,那么能够上场打球本身就成为乐趣,而非单纯的胜利。
但如果不够的时候,你就很难做到如此云淡风轻,真正值得我们把脉的是经历过和两个失望的伪巅峰赛季后,到年这个真正的巅峰时刻,三年时光里德克经历过什么,又做出过什么决定。
年他们得到了基德,首轮被*蜂绅士横扫,然后卡莱尔走马上任;
年他们跨过没有马努的马刺,被掘金淘汰在次轮,夏天他们在一个多方交易中得到马里昂。
他们交易走了约什-霍华德,得到了布兰登-海沃德、卡隆-巴特勒和德肖恩-史蒂文森,然后首轮又一次被马刺淘汰。
这个夏天,德克跳出合同,告诉记者:我不确定,我不知道,我想再看看,如果球队再无希望竞争总冠*,也许我会选择离开。
但德克随后和小牛签下一份4年万,这时候他已经32岁了,对于一名中锋来说,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这大概就是他最后一份大合同了。
后来人们说:从来没想过德克会离开达拉斯。
我想,不是没人想过。只是有的人选择没有这样做罢了。
这个人是德克,32岁的球队领袖,面对的是新三巨头的组建,面前还有老三巨头的绿凯,还有科比和加索尔两连冠球队,还有老而弥坚的马刺,还有刚刚崛起的雷霆。
你告诉我现在这只小牛凭什么有希望在这种环境下拿到总冠*。
我还没有说这只小牛在开局就折了卡隆-巴特勒,也没有追过当时市场上最大牌的猫王杰拉德-华莱士,他们就这样上路。
当然,我必须交代另外一件小事:*蜂将钱德勒交易到雷霆,后因体检不合格惨遭退货。
小牛就用一笔交易,将残次品钱德勒带到达拉斯。
年的收获,你完全可以说是误打误撞的难以想象,直到他们杀入总决赛,才有人真正回过味来。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必赘述,看张博那一篇《蓝色骨头》,便知全貌,但谁敢在年的夏天就宣告小牛总冠*?
那还是九把刀统治牛蜜心灵的岁月,那仍然是一句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
库班和小尼尔森看起来围绕德克不遗余力,但他们在年之前为了西部第二中锋放弃纳什,年之后立即放弃钱德勒,投资另一个钱德勒,追逐霍华德,被小乔丹晃点,他们做的一切都很难称作成功,年的辉煌属于德克,和巧合。
现在德克说自己绝不愿意参与重建,那么小牛便永不重建,他们没有资格在德克面前重建,虽然双方心知肚明,一切绝不会被搬上台面。
所以你们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小牛去年开局烂到谷底,库班都咬紧牙关说「我们绝不摆烂」了吧?
如果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你可能只会把库总这话当个笑话听,但如果想到这倔而痴的话背后隐藏的逻辑,你也许会泛红眼圈。
这是什么时代了?还真有两个傻X搞这套君不负我我不负君的把戏吗?感动自己了吗?何苦又要撩拨这么多老司机和小牛(伪)的球迷呢?
然则感动之余,小牛已经重建三年了,你还是不知道老司机什么时候退役。旧时代的人大抵如此,一张嘴就是胡说八道。
老司机还在赛场上,为了篮球的乐趣,为了这很可能是最后一季的「绝不重建」。德克曾经说过“退役就会直接退役,绝对不会像某些球员一样搞什么告别仪式”。
年4月,德克在-19赛季最后一个主场,宣布生涯就此结束。
戛然而止的结局,他来的时候你不着一眼,他走的时候你才恍然大悟:
老司机开车从不打招呼,老司机停车的时候也一样。
你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这竟是一场长达21年的旅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