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共有10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7个集体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获奖名单如下
↓↓↓
一起来认识他(她)们吧!
先进个人郭蕾甘医院妇产科援助专家,医院副主任医师郭蕾同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克服高原缺氧,连续3年3次入川服务高原群众。期间,她跋山涉水,走遍甘孜州18个县(市),开展义务巡诊,推广互联网医疗、AI医生,助力搭建健康平台,实现甘孜农牧民“家门口看病就医”。同时以教促学,打造出一支扎根甘孜本土的优质医疗队,填补本地技术空白,切实提高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肖友才
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
肖友才同志带领全州干部群众尽锐出战,实施“飞地”产业扶贫模式,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农林产业基地,在全国涉藏地区率先实施“全域统筹·整体推进”电商扶贫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防止致贫返贫实施意见和监测帮扶管理办法,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脱贫。王潇石渠县德荣马乡*委副书记兼扎马村驻村队员,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综合科副科长
王潇同志充分发挥“缺氧不缺干劲,艰苦不怕吃苦”精神,在石渠挂职三年,争取90.5万元助力*建阵地提档升级;落实光伏扶贫项目,帮助村集体实现年增收4万元、贫困户实现年增收0.1万元;跨省引进优良畜牧品种建立特色养殖基地;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抓实社会帮扶,争取各类扶贫物资、助学金余万元,圆满完成了援藏脱贫攻坚任务。
何建新巴塘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何建新同志严格实行“线上线下”、“四个提前”工作机制,创新“六个一线”工作法,研究出台《脱贫攻坚“八个捆绑”问责办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实施项目个,尤其是成功打造“桃源地坞”和“桃蹊甲英”两个大型集中安置点扶贫新村典范工程,确保高质量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49个贫困村退出、户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
李丹稻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李丹同志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总结提炼出《“旅游+”扶贫模式》《“光伏+”带贫减贫机制》等典型做法,在年全国脱贫攻坚大会、国扶办光伏扶贫现场会上作书面交流;创新的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三个三”清理法、“一卡一袋一体系”“五员、四心”群众工作法在全县推广,助力稻城县实现高质量摘帽。
叶建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三垭镇副镇长
叶建明同志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团结带领干部群众除陋习、抓生产、富生活,争取余万元建成群众文化生活中心,创新推行“村务村规双亮灯”机制,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人均分红实现从0元到元的飞跃,彻底扭转所驻村闲散酗酒、婚丧大办等不良习气,建成藏区宜居宜业特色彝家新寨。
扎西罗布道孚县委常委扎西罗布同志自分管脱贫攻坚以来,勇于担当,身先士卒,倾情倾智,积极指导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牵头构建了全县“十三五”精准扶贫专项规划的宏伟蓝图,团结带领各级干部群众健全攻坚机制、拓宽攻坚思路、落实攻坚项目、解决攻坚难题,实现户贫困户脱贫,6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县顺利摘帽。
刘成忠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刘成忠同志始终坚持沉在一线突破难点,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达天次,帮助42个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方案,组织技术培训86场次;协调签订院县、院企科技服务协议2个;指导建设农业产业扶贫示范点7个,其中洞松乡示范点连续三年每年户均酿酒葡萄销售收入2万元以上、香巴拉镇示范点年户均草莓销售收入1.5万元。
徐道明甘孜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徐道明同志以发展全州交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已任,心系交通情系路,为甘孜交通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编制落实系列交通扶贫方案。脱贫攻坚以来,实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甘孜藏区百年来行路难、乘车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公路交通得到长足发展,有力拉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交通基础。
其麦仁真白玉县赠科乡八垭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其麦仁真同志发挥“领头雁”效应,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带头成立专合组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精准产业,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大跨越。同时充分发挥支部书记“主心骨”作用,带头投工投劳抓实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基础,带动全村整体稳定脱贫。
先进集体康定市金汤镇人民*府金汤镇坚持“八不扶”舆论导向,创建“五破二立三建”工作法,纵深推进*建引领、教育引导、项目引路、产业引航“四个攻坚”,累计争取资金1.4亿元,大力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四个一万”特色产业,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从零到破百万的历史性改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6千余元增长到2万余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理塘县人民*府理塘县带领干群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探索“”工作思路,构建“三抓一线”“四级包保”制度,创新文旅体农商深度融合发展,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1亿元。圆满完成个贫困村退出、户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39元,年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中共德格县竹庆镇委员会竹庆镇创新实施贫困村“1+5+2”驻村工作、贫困户“1+1+2”帮扶工作和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新改建各类住房户,硬化路面35公里,实现联户路、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等户全覆盖;积极探索*建引领产业扶贫模式,发展温泉酒店、集体牧场等,实现年盈利分红80万元。5个贫困村、户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
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电力扶贫”为主线,不计成本建设电网,投入资金余亿元,用电线、电塔搭建起经济发展“动脉”,结束了深贫区域千百年来用电难的历史;抢建9座扶贫光伏电站送出工程,实现.68万元“阳光”收益;择优选派21名员工驻村帮扶,通过“三定生”*策帮助名贫困学子走进大学校园,为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共色达县杨各乡委员会杨各乡全员出战、超常奋战,紧扣民情民需,投入资金万元,实施项目96项,切实改善了村内路、水、电等公共服务条件,城乡养老、医保覆盖率均达%;发挥抱团优势,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5个,集体牧场4个,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建酒店、提升民居,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并如期高质量实现5个贫困村退出、户人脱贫。
甘孜县扶贫开发局甘孜县扶贫开发局坚持“”工作思路,构建“大、中、小”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采取“抱团取暖”“企业带动”“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发展模式,建成精准扶贫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基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余万元。累计整合资金35.44亿元,实施项目个,为全县圆满完成个贫困村退出、户名贫困人口脱贫作出了重要贡献。
石渠县交通运输局石渠县交通运输局以“1+9+N”*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模式引领“交通先行”战略,完成个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年提前一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两个%”目标。创新以“*府出资、贫困户优先承包”方式开通县城出租;以“公司管理+群众参与”方式开通村级客运服务,实现村村通客车,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另外
成都市推荐的
袁莉(女)医院副院长(挂职)
医院手术室护士长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推荐的
鲍金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广电总局*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
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来源:微甘孜
整理:县融媒体中心
主办:中共德格县委宣传部
德格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建敏
监制:洪云霞
编辑:麦拉拥措
新闻-
投稿邮箱:3267257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