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川14个项目入选,它们是:藏棋、青城武术、滑竿(华蓥山滑竿抬幺妹)、端公戏(旺苍端公戏)、藤编(怀远藤编)、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川菜烹饪技艺、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龙舞(安仁板凳龙)、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酿醋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手工制鞋技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以及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截至目前,四川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7项(羌年、格萨尔、蜀锦、皮影戏、藏戏、德格藏族雕版印刷、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项目项,其中民间文学(7项)、传统音乐(23项)、传统舞蹈(20项)、传统戏剧(11项)、曲艺(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传统美术(25项)、传统技艺(38项)、传统医药(3项)、民俗(16项)。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味道也会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就是令人回味无穷的
四川味道
川菜烹饪技艺是在巴蜀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选料、初加工、刀工成形、配菜、调味、烹制等关键工艺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和擅长之处。
川菜传统烹饪技艺起源于四川民间,是巴蜀饮食风俗在技艺方面的集中展现,又由川菜厨师将其提炼、升华,代代厨师心口相传并传承发展至今。如今,川菜烹饪技艺已经超越了“技艺”的范畴,与“说川话、听川剧”一样,是巴蜀文化的重要代表和四川人生活智慧与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早在汉晋时川菜就初步形成了“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唐宋时期,川菜蓬勃发展。清朝末期,川菜成熟、定型。如今川菜名声远扬于海内外,至今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覆盖面最广、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中国著名地方风味流派。
如今的川菜烹饪技艺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变、烹法多样、成品适应性强等四大特点。
选材上既有禽畜河鲜、时鲜蔬果,也有山间珍品、高原特产,如竹荪、松茸、牦牛等;
调味上讲究清鲜醇浓并重,尤其善用麻辣,拥有鱼香味、麻辣味、怪味、家常味、煳辣味、椒麻味、酸辣味等24种常用味型;
在烹饪方法上常用的有30余种,尤其擅长小炒、干烧、干煸、水煮等烹饪方法;
在成品上主要有菜肴、面点小吃、火锅三大类别,三足鼎立,数以千计。
集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创新
传承多年的川菜烹饪技艺传统名菜众多
有句话
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
在四川
就没有难吃的东西
在四川
有一种默契叫
“走!且(去)吃火锅!”
“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来四川”
这道川菜中的经典家常菜
绝对是四川人的心头爱
红油里入味的麻辣
高温中锁住的辛香鲜嫩
一口呼哧呼哧下肚
就一个字:绝!
形妙、色美、味鲜的麻婆豆腐
让舌尖一品“天下鲜”
好吃到“做神仙”
鸡肉的鲜嫩,花生的香脆
连大葱都好吃的宫保鸡丁
是一道名副其实的“米饭杀手”
甜而不腻
口感细腻柔滑的赖汤圆
让人忍不住叫到
“老板,再来一碗!”
“可盐可甜”的蛋烘糕
表皮金*微酥
内里饱满滋润
吃起来酥嫩爽口
开水白菜清鲜淡雅,香味浓醇
汤味浓厚,却清香爽口,不油不腻
是多少人心目中鲜味的“天花板”
“吃鸡不见鸡”、“吃肉不见肉”的鸡豆花
雪白柔嫩,入口鲜香
四川的美食还有
钟水饺、担担面、三大炮、蛋烘糕
串串香、钵钵鸡、冒菜
老妈兔头、甜皮鸭、夫妻肺片、叶儿粑
……
每一种四川美味
都浓缩了当地浪漫的烟火气
和温暖的人情味
选材多样、味型丰富的四川美食
每吃一口都让人惊喜连连
四川个性鲜明的美食
也是饮食文化的传承
编辑
杨略排版
杨略
校对
刘念责编
韩晓冬
投稿邮箱:ichfy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