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保单位简介
项目名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
文保单位:德格印经院
管理单位:德格印经院文物管理所
建设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年,总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作为传统技艺的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年,德格县印经院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德格印经院鸟瞰图
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理坐标位置东经98°34′,北纬31°48′,海拔米。该地区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气温年差较小,日夜温差较大;降雨集中,干湿季分明;日照时数多,风速大。
德格印经院相对位置图
德格印经院成立多年来,德格版文献典籍不仅在中国广大藏区得到广泛传播,也被中国诸多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一些重要典籍已被亚、美、欧三大洲的著名图书馆收藏,以兼容并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闻名于世,不仅是印刷佛教经文的场所,也是活态的藏族文化博物馆!
德格印经院刻板图
印经院在历史上曾收藏有超过30万块刻板,近代有所损坏,现有旧板21.7万多块,是藏区刻板收藏最丰富的机构。
德格印经院壁画图
印经院的壁画是德格印经院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壁画主要分布在大、小经堂内部和大、小经堂外廊、门厅墙壁,新旧壁画总面积大约为1平方米,其中有50.05%的壁画为早期作品,为康区早期壁画保存较完整的地方之一,是康区藏地佛教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古代藏式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佐证。
德格印经院建筑构造
德格印经院建筑构造因地就势,结构精巧,布局灵活,兼顾实用主义和审美需求,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藏式古建筑,庄严宏大,垂惟华盖,气度不凡,是藏式古建筑的艺术精品。
德格印经院画板
藏式画版也是德格印经院重要的的组成部分,把藏族传统绘画中的唐卡艺术融入刻版之中,使版画艺术与佛像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佛教美术中独特的艺术形式。
02文物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德格印经院是距今年的藏式古建筑,是藏族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其大量的经版、图板、典籍,包含藏族历史、宗教、文化、天文、人文、自然等各方面内容。从吐蕃时期延续至今的雕版印刷术,是古老印刷工艺的活化石。
艺术价值
德格印经院建筑构造因地就势,结构精巧,布局灵活,兼顾实用主义和审美需求,是藏式古建筑的艺术精品。壁画造型生动、色彩明快、手法夸张、构思奇特、不失法度,体现了极高的艺术造
诣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经版、画版融合优美的书法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德格印经院历经三百年仍岿然而立,是研究藏式古建筑构造技术、建造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印经院是难得的藏式古建筑精品,是研究藏式古建筑艺术特色的典范。印经院内的壁画内涵丰富、艺术特征明显,选用了精良的材料,严格按照藏式建筑壁画传统制作绘制,为研究藏式绘画流派、壁画制作工艺、用料和发展等提供有力证据,丰富了藏传壁画资料。
人文价值
德格印经院自创建以来近年时间里,从制版、雕刻、书写、制墨、造纸、印制工艺等都基本保持了13世纪以来的传统方法,为已经消失了的世界印刷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例证。是继承和保护藏族传统刻版技术的鲜活证据。印经院现存的印刷流程是雕版印刷活化石,是当今世界消失的刻版印刷的实物见证,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03技术路线方法
总体工作方案
总体技术路线
总体技术方法
04数字成果展示
全景展示
全景展示
全景展示
航空测量三维成果
航空测量三维成果
航空测量三维成果
实景建筑三维模型
塑像三维建模
塑像三维建模
壁画正射影像
建筑结构测绘
建筑结构测绘
建筑结构测绘
建筑结构测绘
建筑结构测绘
壁画现状调查-壁画本体测绘
壁画现状调查-壁画本体测绘
壁画现状调查-色彩分析
壁画现状调查-色彩分析
壁画现状调查-病害调查
壁画现状调查-病害调查
壁画现状调查-病害调查
壁画现状调查-病害调查
壁画现状调查-病害调查
壁画现状调查-材料检测
壁画工艺调查-色彩工艺调查
壁画工艺调查-剖面工艺调查
04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组成
主要功能模块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界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